
【醫】 ansa of Henle; canaliculi laqueiformis; Henle's loop
漢勒氏袢(Loop of Henle)是腎髒腎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名稱為解剖學家弗裡德裡希·古斯塔夫·雅各布·漢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命名。該結構位于腎小管的中段,由降支和升支構成,主要參與尿液濃縮的逆流倍增機制。其功能包括重吸收水分、鈉離子及氯離子,同時維持髓質間質的高滲環境,這對機體水平衡調節具有關鍵作用。
從解剖學角度來看,漢勒氏袢在皮質腎單位和近髓腎單位中存在長度差異,近髓腎單位的袢部延伸至腎髓質深層,這種結構差異直接影響尿液濃縮能力。臨床上,該結構的損傷可能導緻尿崩症或電解質紊亂,相關病理機制已被《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詳細闡述。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醫學主題詞表(MeSH)将其歸類為腎小管解剖結構,編碼為A05.810.453.736.560.610。最新研究顯示,漢勒氏袢上皮細胞特有的水通道蛋白(AQP-1)和鈉鉀氯協同轉運蛋白(NKCC2)是其發揮生理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礎。
“漢勒氏袢”這一表述可能存在翻譯或拼寫誤差。根據現有資料和醫學常識推測,您可能指的是腎髒解剖學中的“亨利氏袢”(Henle's loop),也稱“髓袢”。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亨利氏袢是腎小管的一部分,呈U形彎曲結構,由德國解剖學家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發現并命名。它連接近端小管和遠端小管,主要參與尿液濃縮過程。
功能與作用
相關疾病
若該結構受損(如藥物毒性或遺傳性疾病),可能導緻尿崩症、電解質紊亂等。
注意:目前搜索結果中未直接提及“漢勒氏袢”,建議核對術語準确性或參考醫學專業文獻(如《格氏解剖學》)進一步确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