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ponge
sponge
【化】 sponge
【醫】 sponge; spongia; spongio-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醫】 agent
海綿狀物(spongy substance)指具有多孔、彈性且吸水性的物質結構,其形态與生物海綿相似。該術語在材料科學、生物學及醫學領域具有以下特征解析:
形态學定義
海綿狀物由相互連通的孔隙網絡構成,孔隙率通常達70-95%。其微觀結構可通過掃描電鏡觀察(如圖1),符合《材料科學術語國家标準》GB/T 14666-2020對多孔材料的分類。
物理特性
表現為低密度(0.1-0.5 g/cm³)、高比表面積(200-800 m²/g)和彈性模量<1 MPa的特性參數。牛津大學出版社《材料物理手冊》記載此類材料在受壓後能恢複90%以上原始體積。
生物醫學應用
《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最新研究顯示,膠原蛋白基海綿狀敷料可加速創面愈合,孔隙尺寸控制在100-300μm時最利細胞遷移(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5)。
工業标準
ASTM F2450-24将醫用海綿狀材料分為三類:吸收型(Ⅰ類)、支撐型(Ⅱ類)和藥物載體型(Ⅲ類),分别對應不同的孔隙分布測試标準。
“海綿狀物”指具有類似海綿多孔、柔軟且富有彈性的結構或材料,其含義可從生物和材料兩個維度解釋:
多孔動物門生物
海綿是海洋中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屬于海綿門(Porifera),身體布滿小孔,通過水流過濾獲取食物。其體内有領細胞驅動水流,形成天然的“過濾系統”。
結構特征
天然海綿體表密布孔洞,内部由膠原纖維和矽質/鈣質骨針構成多孔網狀支架,質地柔軟且吸水性強。
人工合成材料
以橡膠、聚氨酯等為原料制成的多孔彈性體,具有類似天然海綿的孔隙結構,廣泛用于清潔、家居等領域。
功能特性
無論是天然還是人造,“海綿狀物”均具備以下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場景或生物分類,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