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海綿銅英文解釋翻譯、海綿銅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pper sponge

相關詞條:

1.spongycopper  

分詞翻譯:

海綿的英語翻譯:

sponge
【化】 sponge
【醫】 sponge; spongia; spongio-

銅的英語翻譯:

copper; cuprum
【醫】 copper; Cu; cuprum

專業解析

海綿銅(sponge copper)是濕法冶金過程中的一種中間産物,指通過鐵置換法從含銅溶液中還原出的疏松多孔狀金屬銅。其名稱源于其物理形态類似海綿的疏松結構,主要化學成分是銅,但含有鐵、矽、砷等雜質,需進一步精煉才能得到純銅。

一、定義與特性

  1. 形态特征

    海綿銅呈暗紅色或棕紅色,具有蜂窩狀或海綿狀多孔結構,比表面積大,密度較低。這種結構源于置換反應中銅離子在鐵表面還原沉積的過程。

  2. 化學成分

    銅含量通常為70%-85%,雜質包括鐵(5%-15%)、矽、砷等,具體成分取決于原料溶液和工藝條件。

二、生産工藝

  1. 置換反應原理

    将廢鐵(如鐵屑、廢鋼)加入含銅離子(Cu²⁺)的酸性溶液中(如礦山浸出液、電子廢料浸出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ce{ Fe + Cu^{2+} -> Cu + Fe^{2+} }$$

    銅被還原為金屬态沉積在鐵表面,形成海綿狀聚集體。

  2. 後續處理

    産物經洗滌、過濾後得到海綿銅,需通過火法精煉(如反射爐熔煉)或電解精煉提純至99%以上純度。

三、主要用途

四、權威定義參考

  1. 《冶金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15982-2010)定義海綿銅為“以鐵置換含銅溶液獲得的疏松銅沉積物”。
  2.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标準(ASTM B846)将其歸類為“cement copper”,強調其通過化學置換法生産。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引用的線上資源,本文定義依據中國國家标準、冶金行業權威文獻及國際材料标準,建議進一步參考《濕法冶金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或ASTM标準原文以獲取詳細工藝參數。

網絡擴展解釋

海綿銅是一種具有多孔結構的銅材料,其名稱來源于類似海綿的疏松形态。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術語:

1. 定義與形态特征

海綿銅呈現海綿狀或蜂窩狀結構,主要由微細銅顆粒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聚集形成。其内部存在大量孔隙,表面積較大。這種結構既可通過置換反應制得(如鐵置換硫酸銅溶液中的銅),也可通過燒結工藝将銅顆粒壓鑄成型。

2. 制備方法

主要采用置換沉澱法:

3. 理化性質

4. 主要用途

5. 注意事項

生産過程中需控制酸濃度(8波美度)、反應時間及鐵屑加入量,以确保銅置換率并減少雜質。儲存時需注意防氧化,工業應用中需根據雜質含量選擇提純工藝。

更多學術研究可參考知網相關專利文獻(),市場動态詳見行業研究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