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lauconite
a great number of; brine; extra large; fishpond; sea
【法】 mare; ocean; sea
green; viridescence
【醫】 chlor-; chloro-; green
rock; stone
【醫】 calculi; calculus; lapis; litho-; petro-; stone
海綠石(glauconite)是一種含水的鐵鋁矽酸鹽礦物,屬于雲母族礦物亞類。其化學式為K(Fe³⁺,Al,Mg)₂(Si,Al)₄O₁₀(OH)₂,呈現典型的橄榄綠至深綠色,具有玻璃光澤和片狀解理特性。在沉積岩中,海綠石常以顆粒狀或結核狀形式存在,形成于低氧、緩慢沉積的海洋環境,例如大陸架邊緣或深海盆地。
從漢英詞典定義對比看,中文釋義側重其地質年代指示意義,如《現代地質學詞典》描述其為"古海洋環境标志礦物";而英文定義(如《Oxford Dictionary of Geology》)則更強調其鉀含量及在土壤修複中的應用,例如作為緩釋鉀肥的天然原料。美國礦物學家Dana體系将其歸類為層狀矽酸鹽,中國地質調查局報告指出該礦物在我國渤海、黃海等新生代地層中廣泛分布。
海綠石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術語,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其自然礦物屬性與人工材料屬性:
基本性質
海綠石是一種含水鉀鐵鋁矽酸鹽礦物,化學式為:
$$K_{1-x}(Fe^{3+}, Al)_2(Si, Al)4O{10}_2$$
屬于單斜晶系的層狀結構矽酸鹽礦物,顔色以暗綠、黃綠為主,硬度2-3,比重2.2-2.8,常呈圓粒狀或蠕蟲狀形态()。
形成環境
主要形成于淺海沉積環境(水深50-500米),需滿足弱還原、緩慢沉積條件,常見于砂岩、碳酸鹽岩中。早古生代地層中的海綠石鉀含量較高,現代海洋沉積的則以鐵為主()。
地質意義
作為典型的海相指示礦物,用于識别古海洋環境、地層對比和構造演化研究。其形成常與海侵事件相關,可作為沉積速率和古水深的重要标志()。
應用領域
特指由聖海倫斯火山噴發物制成的人造玻璃,商品名為“海綠石”(Seaglass)。其特點包括: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完整的專業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