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nternational atomic weight
international
【計】 internation
atomic weight
【化】 atomic weight
【醫】 A. W.; At. wt.; atomic weight
國際原子量(International Atomic Weight)是化學領域中用于表示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标準化數值體系。它基于碳-12同位素的質量作為基準(定義為12原子質量單位),通過計算自然界中元素各同位素的豐度加權平均值獲得。該數值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下屬的原子量與同位素豐度委員會(CIAAW)每兩年修訂并發布,确保全球科研與工業标準統一性。
其核心特征包含:
權威參考來源:
國際原子量(International Atomic Weight)是化學領域中用于表示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标準化數值,其定義和計算方式具有以下核心要點:
定義基準 國際原子量以碳-12同位素(¹²C)為基準,将¹²C原子質量的1/12定義為1個原子質量單位(amu)。其他元素的原子量是該元素原子質量與此基準的比值,單位為1(無量綱)。
同位素修正 多數元素由多種同位素組成(如氫有氕、氘、氚),原子量需按各同位素的自然豐度計算加權平均值。例如氯的原子量35.45是³⁵Cl(75%)和³⁷Cl(25%)的平均值。
數值更新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期發布《原子量表》,根據最新科研成果修正原子量。例如2013年将12種元素的原子量改為區間值形式(如氫[1.00784,1.00811]),以反映地質樣本差異。
應用領域 在化學計算、工業生産和科學研究中,國際原子量是配平化學方程式、計算摩爾質量的基礎數據。例如通過原子量可快速得出水的分子量為18(2×1+16)。
國際原子量的标準化實現了全球科研數據的統一,其數值可在IUPAC官網或《化學與工程新聞》期刊查詢最新版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