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national open port
country; nation; nationality; soil; state
【經】 state
【法】 open port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National Open Port)是指經國家主權機關依法批準設立,允許外國籍人員、運輸工具及貨物出入境或過境的特定區域。這類口岸作為國際交往門戶,需同時具備海關、邊檢、衛生檢疫等法定監管機構,承擔着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經貿往來的雙重職能。
從行政層級劃分,中國對外開放口岸分為一類口岸(國家級)和二類口岸(省級),前者包括上海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等具有國際通行能力的樞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口岸管理條例》,口岸開放需經國務院審批,并嚴格遵循《國際海運條約》等國際公約要求。
主要功能涵蓋:
目前中國已形成水運、航空、鐵路、公路四種類型組成的口岸體系。以水運口岸為例,2024年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标箱,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年度統計公報)。
法律依據主要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法》和國務院《關于完善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若幹措施》,相關實施細則可通過國家移民管理局政務平台查詢。
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是指經國家批準設立、允許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合法出入國(關、邊)境的門戶,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法定性與監管性
需經國務院或省級政府批準設立,配備海關、邊檢等查驗機構,承擔出入境監管職責,确保國家安全和防疫要求。
分類體系
功能演變
從傳統沿海港口擴展到三類形态:
綜合作用
不僅是國際貿易樞紐(承擔我國80%以上的外貿貨物吞吐量),還涉及政治外交、科技文化交流、國際旅遊等多元功能。
管理規範
依據《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實行分級管理制度,通過智慧口岸建設提升通關效率,2023年全國一類口岸已達313個。
可通過中國政府網「口岸管理」專欄查詢具體口岸名錄及實時通關政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