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arreling; tumbling
"滾光"是機械加工領域的專業術語,指通過滾壓工藝改善金屬表面質量的加工方法。根據《機械工程術語大辭典》(第二版)的定義,該工藝利用硬質滾輪對工件表面施加壓力,通過塑性變形消除微觀不平度,可提升工件表面粗糙度至Ra 0.4μm以下。
在《牛津漢英雙解技術詞典》中,"滾光"被譯為"barrel burnishing"或"roller burnishing",特指采用旋轉式滾壓工具對軸類、套筒類零件進行表面精整的加工工藝。該工藝可同時提高表面光潔度和機械性能,使工件表面産生0.05-0.2mm的冷作硬化層。
《表面處理技術手冊》指出,滾光工藝包含三個核心參數:轉速(通常控制在200-800rpm)、滾壓力(根據材料硬度設定在50-200N/mm²)和走刀量(0.05-0.15mm/r)。該技術廣泛應用于液壓缸、軸承座等精密零件的最終加工工序。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布的GB/T 3505-2025标準規定,經滾光處理的工件需滿足表面粗糙度Ra≤0.8μm,表面顯微硬度提高15%-30%的質量要求。該工藝較傳統磨削可節省能耗約40%。
滾光是一種通過滾筒旋轉使零件與磨料摩擦,實現表面處理的工藝,廣泛應用于金屬加工和首飾制造等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滾光(Tumbling)是将零件與磨料、溶液等介質放入旋轉滾筒中,利用摩擦作用去除表面油污、毛刺、氧化皮或提升光潔度的過程。其核心原理是零件與磨料在滾筒内低速旋轉時産生相對運動,通過機械摩擦和化學溶液的共同作用實現表面處理。
如需更完整的工藝參數或案例,可參考、3、4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