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mpact tissue; cortical bone; substantia compacta
骨密質(Compact Bone)是骨骼系統中高度礦化的外層結構,在漢英詞典中對應"compact bone"或"cortical bone"的翻譯。作為人體骨骼的主要承重組織,其由多層規則排列的骨單位(哈弗斯系統)構成,每個骨單位中央的哈弗斯管含有血管和神經。
根據組織學特征,骨密質包含三種特殊結構:①環狀骨闆(circumferential lamellae)形成外周保護層;②哈弗斯骨闆(haversian lamellae)以同心圓形式包裹中央管;③間骨闆(interstitial lamellae)填充于骨單位間隙。這種排列方式使其密度達到1.8-2.0 g/cm³,機械強度是松質骨的4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數據)。
在生理功能方面,骨密質承擔着80%以上的骨骼機械載荷,其微觀結構中的膠原纖維與羟基磷灰石晶體形成[膠原纖維‖晶體]的複合定向排列,該特征由《骨科生物力學》第三版實驗證實。臨床醫學觀察顯示,該組織對骨折抵抗力的貢獻率高達75%(梅奧診所骨密度研究報告)。
骨密質是骨骼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功能特性。以下從不同角度綜合解釋該概念:
骨密質(compact bone substance)屬于骨組織,由緊密排列的骨闆構成,主要成分包括骨細胞、骨膠原蛋白、鈣鹽(如羟基磷灰石)和多磷酸鹽。這種緻密結構使其成為骨骼中抗壓、抗扭曲能力最強的部分。
特征 | 骨密質 | 骨松質 | 骨皮質 |
---|---|---|---|
結構密度 | 緻密層狀排列 | 蜂窩狀疏松結構 | 較薄且均勻 |
力學性能 | 抗壓強度>200MPa | 彈性模量較低 | 抗沖擊性能突出 |
代謝速率 | 更新周期約10年 | 更新周期2-3年 | 介于兩者之間 |
具有顯著的可塑性,其密度會因機械負荷(如健身訓練)增加而提升,也會因廢用或疾病(如骨質疏松)而降低。這種特性可通過以下公式反映骨密度變化規律:
$$ Delta BMD = k cdot frac{F}{A} - beta cdot t $$
其中$F$為力學負荷,$A$為受力面積,$t$為時間因子,$k$和$beta$為生理調節系數。
如需更詳細的組織學切片圖像或臨床檢測标準,可參考和中的專業圖示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