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除外英文解釋翻譯、股利除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dividend exclusion
分詞翻譯:
股利的英語翻譯:
dividend
【經】 dividend on shares
除外的英語翻譯:
except; exclude; exclusion; exception
【計】 except that
【醫】 exclude; exclusion
專業解析
股利除外(Dividends Excluded)的漢英詞典釋義與金融應用
一、基礎定義
“股利除外”指在計算特定財務指标或證券價格時,排除股利分配的影響。其英文對應術語為“Dividends Excluded”,常見于股票交易、財務報表及投資分析場景。例如:
- 除息日(Ex-Dividend Date):股權登記日後的首個交易日,該日買入股票者無權獲得當期股利,股價通常下調股利金額以反映“股利除外”狀态。
- 財務指标調整:計算每股收益(EPS)或市盈率(P/E)時,若需剔除股利影響,會标注“股利除外”。
二、核心應用場景
-
股票定價機制
在除息日,交易所調整股票開盤價,公式為:
$$
text{調整後股價} = text{前日收盤價} - text{每股股利}
$$
此舉确保新投資者不享有已宣告股利,維持市場公平性。
-
財務分析與估值
- 收益率計算:部分股息率(Dividend Yield)公式需排除特殊股利,避免扭曲長期回報率。
- 指數編制:如标普500等價格回報指數(Price Return Index)不計入股利,與全收益指數(Total Return Index)形成對比。
三、會計處理依據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 股利宣告後需作為負債計入報表,但計算每股收益時,分母(流通股數)通常不因股利分配而調整。
- 股票股利(送股)會導緻股份數量變化,需追溯調整EPS計算,與現金股利“除外”邏輯不同。
權威參考來源
- 《英漢證券詞典》(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Securities):明确“dividends excluded”譯為“股利除外”,強調其在除權除息流程中的關鍵作用。
- 國際會計準則第33號(IAS 33):規範每股收益計算中股利處理的準則,明确股利分配不影響流通股加權平均數(來源:IFRS Foundation官網)。
- 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規則:規定除息日交易結算機制,确保股利歸屬權清晰(來源:FINRA官方操作指南)。
四、常見誤解辨析
- ≠ 股利取消:“除外”僅指特定計算中暫時剔除影響,非永久性取消股利。
- ≠ 稅務豁免:投資者仍需為所得股利納稅,“除外”不改變納稅義務。
“股利除外”是金融定價與會計處理的專業概念,核心在于隔離股利對特定指标或價格的即時影響,保障市場公平性與數據可比性。
網絡擴展解釋
在會計處理中,“股利除外”通常指在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或金融資産時,某些特定情況下的股利需要被排除在投資收益之外,直接調整投資成本。以下是具體解釋:
1.購買時已宣告的股利
企業購入股票時,如果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例如股票交易處于除息日之前),這部分股利屬于投資成本的部分收回,需單獨計入“應收股利”科目,不計入投資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這種情況下,股利被視為對投資成本的回收,而非收益,因此需“除外”。
2.持有期間收到的股利
若持有期間收到股利,則需根據持股性質判斷:
-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到的股利需沖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 金融資産(如交易性金融資産):持有期間的股利直接計入“投資收益”,無需調整成本。
3.“股利除外”的核心邏輯
- 避免重複确認收益:已宣告的股利在購買時已通過應收項目單獨核算,後續發放時不再重複計入收益。
- 區分資本回收與收益:明确哪些股利屬于投資成本的返還(需調整成本),哪些屬于企業利潤分配(計入收益)。
示例
假設A公司以100萬元購入B公司股票,其中包含5萬元已宣告未發放的股利。
- 購買時:确認投資成本95萬元,應收股利5萬元。
- 收到股利時:僅沖減應收股利,不影響投資收益。
通過這種處理,能更真實反映投資成本和收益情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