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lpha rhythm; Berger rhythm
seashell; shellfish
【醫】 bel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like so; you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rhythm
貝格爾氏節律(Berger's Rhythm)是神經生理學領域的重要概念,特指人類大腦皮層在靜息狀态下産生的規律性電波活動,即α腦電波(Alpha Rhythm)。該術語源自德國精神病學家漢斯·貝格爾(Hans Berger)1924年首次記錄到人類腦電圖(EEG)的突破性研究,其頻率範圍為8-13赫茲,振幅約50微伏,主要出現在枕葉和頂葉區域。
根據《牛津臨床神經科學手冊》(Oxford Hand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貝格爾氏節律的典型特征包括: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臨床指南指出,異常α節律模式與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存在相關性,例如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的α波頻率降低現象(來源:Neurology期刊2023年臨床研究報告)。目前國際腦電圖與臨床神經科學學會(IECN)已将其納入标準腦電監測參數體系。
“貝格爾氏節律”是一個醫學術語,其核心含義和背景如下:
定義與翻譯
該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alpha rhythm 或Berger rhythm,主要用于描述人類腦電波中的一種特定節律。它指的是大腦在放松、清醒且閉眼狀态下,由枕葉和頂葉區域産生的頻率為8-13赫茲的腦電波。
命名來源
名稱中的“貝格爾”源于德國精神病學家漢斯·貝格爾(Hans Berger),他在1924年首次發現并記錄了這種腦電波,奠定了腦電圖(EEG)研究的基礎。
生理意義
應用場景
在臨床醫學中,通過監測Alpha節律的變化輔助診斷腦功能狀态,同時神經反饋治療也利用調節Alpha波改善焦慮或失眠症狀。
補充說明:中文語境下,“節律”泛指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化(如晝夜節律),但“貝格爾氏節律”特指腦電活動中的這一現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