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筆鵝膏英文解釋翻譯、鬼筆鵝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manita phalloides
分詞翻譯:
鬼的英語翻譯:
ghost; spirit; dirty trick; spook; stealthy; terrible
【醫】 demono-
筆的英語翻譯:
pen
鵝的英語翻譯:
goose
膏的英語翻譯:
cream; fat; grease; oil; ointment; paste
【建】 cream
專業解析
鬼筆鵝膏(Amanita phalloides)是鵝膏菌科真菌中的劇毒物種,其拉丁學名中"phalloides"意為"陰莖狀",指其幼體子實體的形态特征。該物種中文名融合了"鬼筆"(源自其早期發育階段的形态類似鬼筆科真菌)和"鵝膏"(指鵝膏屬菌類特征性菌托)雙重特征。
作為全球公認的最危險毒蘑菇之一,鬼筆鵝膏含有緻命劑量的α-鵝膏蕈堿。根據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館記錄,其毒素可抑制RNA聚合酶Ⅱ活性,導緻肝腎功能衰竭,50克鮮菇即可緻成年人死亡。美國CDC數據顯示,該物種毒素引發的死亡率可達30%-50%,中毒後存在6-12小時無症狀潛伏期,極易延誤治療。
在形态學層面,成熟子實體表現為:
- 菌蓋:5-15厘米,橄榄綠至黃褐色,具放射狀條紋
- 菌褶:白色離生,孢子印白色
- 菌柄:白色具膜質菌環,基部膨大呈球狀,包裹在白色菌托内
該物種與殼鬥科樹木形成外生菌根共生關系,原生于歐洲,現已擴散至北美、澳洲等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野外菌類切勿隨意采食,中毒後應立即攜帶殘餘樣本就醫。
網絡擴展解釋
鬼筆鵝膏(學名:Amanita phalloides)是一種劇毒真菌,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1.基本特征
- 别名:毒鵝膏菌、綠帽菌、毒傘。
- 分類:屬于擔子菌綱、傘菌目、鵝膏菌科,為大型真菌。
- 形态:菌蓋呈灰綠色或橄榄色,幼時呈卵形,成熟後展開為傘狀,菌柄基部有白色菌托。
2.毒性及毒素
- 劇毒成分:含兩類緻命毒素——毒肽(phallotoxins)和毒傘肽(amatoxins)。
- 毒性機制:毒傘肽通過抑制RNA聚合酶,導緻細胞壞死,主要損害肝、腎等器官。
- 其他毒素:部分變種含鬼筆環肽(phalloidin),常用于細胞骨架染色研究。
3.中毒症狀與危害
- 潛伏期:約6-24小時,易被誤認為普通食物中毒。
- 發病階段:
- 初期:惡心、嘔吐、腹瀉;
- 假愈期:症狀暫時緩解,但毒素持續破壞内髒;
- 惡化期:肝腎功能衰竭、黃疸、昏迷,死亡率達50%-100%。
4.分布與防範
- 分布:常見于溫帶森林,與栎樹、松樹等共生。
- 防範建議:野外勿采食不明蘑菇,中毒後需立即就醫并保留樣本以助治療。
5.特殊用途
- 科研應用:其毒素(如鬼筆環肽)因能與肌動蛋白結合,被用于細胞生物學研究。
鬼筆鵝膏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強的真菌之一,誤食風險極高。其毒素的複雜作用機制使其成為醫學和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但普通人需嚴格避免接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