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uturae notha
bone; character; framework; skeleton; spirit
【醫】 bone; ossa; osteo-
【醫】 apposition suture; coaptation suture
骨對合縫術(Osteorrhaphy)是骨科手術中用于修複骨折或骨裂的關鍵技術,其核心原理通過精确複位骨斷端并使用内固定器材(如鋼闆、螺釘)或生物材料(骨移植)重建骨骼的連續性。該術語由希臘詞根"osteo-"(骨)和"-rrhaphy"(縫合)組成,體現其作為骨組織修複縫合術的本質屬性。
在臨床應用中,該技術需遵循沃爾夫定律(Wolff's Law)的生物力學原則,即骨骼會依據受力方向自主調整内部結構。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發布的《骨折固定指南》強調,術中需實現<1 mm的解剖複位精度及軸向穩定性,這是骨痂形成和骨愈合的力學基礎。
根據《坎貝爾骨科手術學》(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第14版,現代骨對合縫術包含三種主流術式:
英國骨科學會(BOA)2024年臨床數據顯示,采用钛合金鎖定加壓鋼闆(LCP)的病例,術後6周骨愈合率可達92.3%,顯著高于傳統鋼闆的78.6%。中國《骨科手術技術規範》同時指出,骨膜完整性的保護程度直接影響成骨細胞遷移速度,建議術中保留≥80%骨膜附着。
“骨對合縫術”是一個醫學術語,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1. 詞義拆解
2. 醫學應用 該術語可能指一種骨骼修複技術,通過縫合方式使骨折斷端或骨缺損部位實現解剖學對齊。例如:
3. 術語争議點 需注意:
建議:臨床場景中若遇到該術語,需結合具體手術情境判斷其指代技術,必要時咨詢骨科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