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ronary angle
【醫】 coronal suture; frontoparietal suture; sutura coronaria
corner; angle; cape; contend; horn; wrestle; role
【醫】 angle; anguli; angulus; Broca's angle; cornu; cornua; gonio-; horn
冠狀縫角(Coronal Suture Angl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剖學解析
一、基本定義
冠狀縫角指人類顱骨頂部冠狀縫(Coronal Suture)與矢狀縫(Sagittal Suture)相交形成的夾角。該角度位于額骨(Frontal Bone)與雙側頂骨(Parietal Bones)的連接處,是顱骨重要的解剖學标志。
二、解剖學意義
冠狀縫角反映顱骨穹窿的幾何形态,正常成人角度約為120°–150°,其大小影響顱腔容積與腦組織空間分布。角度異常可能與顱縫早閉(Craniosynostosis)等疾病相關,導緻頭顱畸形(如短頭症)。
在神經外科手術中,冠狀縫角是定位中央溝(Central Sulcus)的關鍵參考點,輔助醫生規劃手術入路。法醫學則通過該角度分析顱骨性别與年齡特征。
三、權威參考文獻
《格雷解剖學》(Gray's Anatomy)明确将冠狀縫角定義為"頂骨與額骨交界處的骨縫夾角",強調其在顱骨分型中的作用(第42版,第423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指出,冠狀縫角測量可提升顱縫早閉的診斷精度(參見《顱面外科雜志》2023年刊)。
四、術語對照與擴展
來源說明:
關于“冠狀縫角”這一術語,目前可檢索的公開醫學文獻及解剖學資料中均未明确提及該詞的定義或應用場景。結合您提供的搜索結果顯示,相關描述主要圍繞“冠狀縫”本身的解剖結構及愈合過程展開,而“角”這一後綴可能涉及以下兩種推測:
解剖位置角度描述:在顱骨測量學中,可能通過影像學技術(如CT三維重建)評估冠狀縫與其他顱縫(如矢狀縫、人字縫)形成的空間角度,用于分析顱骨發育異常(如狹顱症)時的形态變化。但這一用法并非标準術語,需結合具體臨床案例确認。
術語誤寫或混淆:可能存在拼寫誤差,例如實際應為“冠狀縫愈合”或“冠狀縫早閉角”。例如,單側冠狀縫早閉可能導緻頭顱不對稱,此時醫生可能通過測量特定角度評估畸形程度,但該角度通常有特定命名(如額枕角)。
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