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lenoid
【醫】 cavitas glenoidalis; fossa articularis; glenoid cavity; omocotyle
關節盂(Glenoid Cavity)是人體解剖學中肩胛骨外側的一個關鍵結構,其英文對應術語為“glenoid cavity”或“glenoid fossa”。從漢英詞典與醫學專業角度,其定義可歸納如下:
解剖學定義
關節盂是肩胛骨外側緣的淺凹陷結構,呈梨形或橢圓形,表面覆蓋透明軟骨。它與肱骨頭(humerus)共同構成肩關節(盂肱關節),是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球窩關節(來源:《格氏解剖學》)。
功能與生物力學
關節盂通過與肱骨頭的嵌合,提供肩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其周緣的纖維軟骨環(盂唇,glenoid labrum)可增加關節接觸面積,緩沖運動沖擊(來源:《坎貝爾骨科手術學》)。
臨床關聯
關節盂形态異常或盂唇損傷可能導緻肩關節複發性脫位。例如Bankart損傷即指盂唇前下方的撕裂,需通過影像學(如MRI)或關節鏡診斷(來源:《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臨床指南)。
詞源與術語對照
“盂”在中文中意為凹陷容器,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該結構的形态特征。英文“glenoid”源自希臘語“glēnē”(意為腔窩)和“eidos”(意為形态),強調其解剖學凹陷特性(來源:Dorland's醫學詞典)。
關節盂是人體關節中的一種重要結構,主要存在于肩關節,其功能與解剖特點如下:
關節盂是肩胛骨外側的橢圓形凹陷結構,表面覆蓋玻璃狀關節軟骨,與肱骨頭共同構成肩關節(球窩關節),是全身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
部分資料提到髋關節等部位存在類似結構,但術語使用可能存在混淆。通常“關節盂”特指肩關節結構,髋關節對應結構為髋臼。
如需進一步了解解剖細節或臨床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醫學專業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