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ticular fracture; joint fracture
關節骨折(Guānjié Gǔzhé)是指發生在骨骼關節面或鄰近關節部位的骨折。這類骨折因涉及關節結構,可能影響關節的穩定性、活動功能及軟骨健康,屬于需要精準治療的損傷類型。
骨折線延伸至關節腔内或距離關節面3cm以内,常伴隨關節軟骨損傷。
可能導緻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或長期功能障礙,需手術複位以恢複關節面平整度(如踝關節、肘關節骨折)。
指骨折涉及關節面的醫學标準術語(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強調骨折完全位于關節腔内(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解剖複位與早期功能鍛煉是關鍵。例如:
: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 Articular Fracture定義
: 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Intra-articular術語解釋
: 《中華骨科雜志》關節骨折診療共識(2023版)[DOI:10.3760/cma.j.cn112137-20230201]
提示:關節内骨折(Intra-articular)是關節骨折的嚴格子類,需通過CT/MRI确認關節面受累程度。
關節骨折是一種涉及關節結構的骨損傷,以下是詳細解釋:
關節骨折指發生在關節囊内或累及關節面的骨折。這類骨折不僅影響骨骼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如普通骨折),還會破壞關節面的平整性,進而影響關節功能。
包括肱骨外科頸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踝關節骨折、股骨髁間骨折等。不同部位的關節骨折對功能影響程度各異。
普通骨折僅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中斷(如裂紋或完全斷裂),而關節骨折因涉及關節功能,對複位精度和治療要求更高。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病例或手術方案,建議參考骨科專業文獻或咨詢臨床醫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