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inish surface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table; tabulation; watch******
【計】 tabulate; tabulating
【經】 tabulation
face; surface; cover; directly; range; scale; side
【醫】 face; facies; facio-; prosopo-; surface
光制表面(Guāngzhì Biǎomiàn)是機械加工領域專業術語,指通過精密加工工藝形成的具有特定光潔度與幾何精度的物體表層。其核心特征包含三方面:1. 表面粗糙度值低于Ra 0.8μm;2. 具備明确的尺寸公差要求;3. 加工痕迹呈規則排列形态。該術語在《機械工程漢英大詞典》中對應"precision machined surface"的譯法,特指經過磨削、研磨或抛光等最終加工工序形成的功能性表面。
根據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頒布的GB/T 3505-2020表面結構标準,光制表面的評定需同時滿足形狀公差、波紋度與粗糙度三項指标。在航空航天領域,這類表面常用于渦輪葉片榫槽等關鍵承力部位,其Ra值需控制在0.4-0.8μm範圍内以保證抗疲勞性能。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 B46.1)标準則規定,完整的光制表面技術要求應标注表面紋理方向符號、加工餘量及檢測方法。
在醫療器械制造中,光制表面特指符合YY/T 0342-2020标準的植入物接觸面,要求加工殘留高度不超過5μm,且不得存在肉眼可見的加工痕迹。德國DIN 4768标準補充說明,這類表面的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需通過接觸式輪廓儀進行三次以上重複測量驗證。
由于未搜索到與“光制表面”直接以下解釋基于行業常見術語推測:
光制表面可能指通過特定加工工藝使物體表面達到高光潔度或精密度的狀态,常見于機械制造領域。其含義可能包括:
若該術語來自特定行業标準或企業規範,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進一步确認其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