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hotoneutron source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化】 light
【醫】 light; phot-; photo-
【化】 neutron source
光中子源(Photoneutron Source)是指通過光核反應(photonuclear reaction)産生中子的物理過程或裝置。該術語由"光"(光子能量觸發)和"中子源"(中子産生系統)組合而成,屬于核物理與粒子加速器技術交叉領域的關鍵概念。
其工作原理基于高能光子(通常為γ射線)與原子核相互作用時發生的核蛻變。當光子能量超過原子核中中子的結合能(約7-8 MeV)時,原子核會釋放中子,反應式為: $$ gamma + ^AZ X rightarrow ^{A-1}{Z} X + n $$ 此過程在核反應堆安全分析和天體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典型應用包括:
根據《核科學技術術語》國家标準(GB/T 4960.5-2010),光中子源需滿足輻射防護标準,其強度通常用中子産額(neutron yield)量化,單位為中子/秒·瓦。美國國家核數據中心(NNDC)收錄了超過200種核素的光中子産生截面數據。
光中子源是一種通過高能光子(如X射線或γ射線)引發核反應産生中子的裝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光中子源利用高能光子轟擊靶材(如铍、氘等),觸發光核反應釋放中子。例如:
早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如$^{124}text{Sb}$-Be)作為光子源,但受限于強度和壽命;現代多采用電子加速器驅動,提高可控性和中子産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實驗設計或技術參數,可參考知網空間等學術資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