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causticity
exacting; severe
核心含義:
“苛性”指物質具有強烈腐蝕性或刺激性,常描述化學品的灼傷特性。英文對應“caustic”,源自希臘語 kaustikos(燃燒),強調其腐蝕本質。
化學屬性
來源: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庫
醫學影響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苛性”為“腐蝕性強”,例詞“苛性鈉”。
來源:商務印書館
牛津英語詞典(OED)
“Caustic”釋義:
Capable of burning, corroding, or destroying living tissue.
來源: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austic"詞條
中國國家标準
GB 30000-2013《化學品分類和标籤規範》将苛性堿列為“皮膚腐蝕/刺激類别1”。
來源: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中文 | 英文 | 適用場景 |
---|---|---|
苛性 | Caustic | 學術文獻、化學品安全标識 |
腐蝕性 | Corrosive | 更廣義的化學腐蝕(含酸、堿) |
強堿性 | Alkaline | 側重pH值,非腐蝕強度 |
注:術語選擇需依具體語境,避免歧義。
“苛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具體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苛性”主要指強堿性物質的腐蝕特性,尤其指對有機物(如皮膚、纖維)的強烈腐蝕作用。該詞源于氫氧化鈉(苛性鈉)、氫氧化鉀(苛性鉀)等物質的化學性質,因其對皮革、紙張等材料的破壞性而得名。
在漢語中,“苛性”偶爾被用于比喻人或态度的嚴苛無情,如成語“苛性鉀”形容極度苛刻的行為。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苛”字其他含義(如“苛刻”“苛責”),可參考古籍或字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