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reversible permeability
【電】 reversible
【計】 magnetoconductivity
可逆導磁率(Reversible Permeability)是磁性材料在弱交變磁場作用下的磁導率特性,其數值表示材料在磁化過程中未達到飽和狀态時磁感應強度與磁場強度的線性比例關系。該參數反映了材料在可逆磁化區間内對外部磁場的響應能力,是軟磁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
在工程應用中,可逆導磁率常用于變壓器鐵芯、電感器磁芯等器件的設計優化。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404-8标準定義,可逆導磁率需通過準靜态磁滞回線測量獲得,其數學表達式為: $$ mu_{rev} = frac{1}{mu0} lim{Delta H to 0} frac{Delta B}{Delta H} $$ 其中$mu_0$為真空磁導率,$Delta B$和$Delta H$分别表示磁感應強度和磁場強度的微小變化量。
材料科學領域研究表明(來源: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鐵氧體材料在1kHz頻率下可逆導磁率可達2000-15000,而納米晶合金的典型值在50000-100000區間。這種差異源于不同材料的疇壁移動機制和磁晶各向異性特征。
可逆導磁率(Reversible Permeability)是描述磁性材料在磁場變化過程中可逆磁化特性的參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可逆導磁率表示材料在磁場強度(H)變化時,磁感應強度(B)的響應能力,且這種響應是可逆的,即撤去磁場後材料能恢複初始磁化狀态,不産生磁滞損耗。其數學表達式為:
$$mu_{text{rev}} = frac{B}{H}$$
(參考中導磁率的基礎公式,可逆狀态下同樣適用)
特性與意義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設計高頻變壓器、磁屏蔽材料或需要低能量損耗的磁性器件(提到其屬于電學領域術語)。
補充說明:若需更具體的實驗數據或材料參數,建議查閱磁性材料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