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uncilman cells
health
west; Western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graceful; prolonged
family name; surname
cell; matrix
【化】 cell
【醫】 bioplast; cell; cella; cello-; cellula; cellulae; cellule; corpuscle
corpuscula; corpusculum; cyto-; kyto-; protoplast
根據現有醫學文獻,"康西耳曼氏細胞"(Kupffer cells)是肝髒中重要的免疫細胞,其命名源于德國解剖學家卡爾·威廉·馮·庫普弗(Karl Wilhelm von Kupffer)。該術語在漢英醫學詞典中通常對應為Kupffer cells,具體釋義如下:
細胞定位
位于肝窦狀隙(肝血窦)内壁,是肝髒特有的巨噬細胞,占人體内巨噬細胞總量的80%以上。
核心功能
病理意義
過度激活可導緻肝纖維化(如肝硬化),其功能異常與肝炎、酒精性肝病密切相關。
第9版詳細描述庫普弗細胞的結構與吞噬功能(Chapter 16: Liver Histology)。
第26版闡釋其在肝病病理機制中的作用(Section "Liver Immunology")。
研究綜述:Kupffer cells in homeostasis and disease (DOI:10.1038/s41575-021-00448-y)
注:術語"康西耳曼氏細胞"為"Kupffer cells"的曆史音譯,當代文獻普遍采用"庫普弗細胞"。若需進一步驗證,建議查閱最新版《道蘭氏英漢醫學辭海》或PubMed數據庫(PMID: 32563232)。
康西耳曼氏細胞(Councilman cells)是病理學中的專業術語,常見于肝髒疾病的組織學診斷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形态特征 康西耳曼氏細胞是發生凋亡(程式性死亡)的肝細胞,其典型特征包括:
2. 病理意義 這類細胞最早由美國病理學家William Thomas Councilman于19世紀末在黃熱病患者肝髒中發現并命名。其存在提示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或黃熱病等疾病中的肝細胞損傷過程。
3. 相關疾病 主要見于:
4. 名稱來源 中文譯名"康西耳曼氏"為音譯,源自發現者姓氏Councilman的音譯轉寫,早期醫學文獻中多采用此譯法。英文術語直接使用發現者姓氏命名,屬醫學領域的人名命名法慣例。
注:該術語主要用于病理學領域,普通臨床檢查報告較少直接使用。如需更專業的組織學特征描述,建議參考最新版《病理學》教材或WHO肝髒疾病分類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