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中,"看台"對應的英文翻譯為"bleachers"或"grandstand",指體育場、劇場等公共場所中供觀衆就座的階梯式座位區。該詞由"看"(觀看)和"台"(平台)構成,其核心功能是為集體觀演活動提供安全有序的觀賞空間。
從建築學角度,看台需符合三大設計标準:1)視線設計采用C值公式計算 $$ C = H + frac{D}{N} $$ (H為前排觀衆眼睛高度,D為垂直升高值,N為排數);2)座位寬度不小于45cm并配置0.9m高度護欄;3)緊急疏散通道按每千人2.4米寬度設置(《建築設計規範》GB 50016-2014)。
實際應用中,看台可分為固定式(如北京鳥巢鋼結構看台)、移動式(演唱會臨時看台)和混合式(上海F1賽場可調節看台)三類。國際奧委會技術手冊規定,奧運會場館看台需保證85%座位的觀賽視線無遮擋。
在語言學層面,《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的語義演變:明代文獻中"看台"原指臨時搭建的觀禮台,現代漢語中已擴展為永久性建築構件。比較研究顯示,英語"grandstand"源自17世紀荷蘭語"grondstelling"(地面支架),與漢語"看台"存在異源同指現象。
“看台”指圍繞在表演或比賽場地周圍的觀衆席,主要用于文體活動、娛樂表演等大型集體活動時供觀衆觀看。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看台是建築在場地旁或周圍的高台或階梯式座位區,常見于運動場、體育館等場所,觀衆可在此觀看比賽或演出。
使用場景
主要適用于體育賽事(如足球場、田徑場)、演唱會、大型活動等。例如足球比賽的觀衆席稱為看台,而傳統戲劇表演的觀衆區通常不以此命名。
結構與形式
現代看台多采用階梯式設計,部分配備電動驅動或力學支撐系統以滿足承重需求,例如體育中心内長度13米的預制看台闆。
詞語辨析
與普通觀衆席不同,“看台”強調圍繞場地且高于場地的觀看位置,例如演唱會内場為平地座位,周圍階梯區域則屬于看台。
如需了解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建築類或體育場館設計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