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open antenna
【計】 open-formula
antenna; antennae
【化】 antenna
【醫】 antenna
在電子工程領域,"開式天線"對應的标準英文術語為Open Antenna 或Aperture Antenna,指一類通過物理開口輻射或接收電磁波的天線結構。其核心特征與技術内涵如下:
結構特性
開式天線依賴開放的物理孔徑(如喇叭口、抛物面開口)實現電磁波輻射,區别于封閉式結構(如微帶貼片天線)。典型代表包括喇叭天線、抛物面天線等。其輻射效率與開口尺寸、形狀直接相關,符合惠更斯原理的波前重建理論。
工作模式
通過激勵開口面上的電磁場分布,将導波能量轉化為自由空間波。例如,波導開口天線利用波導末端開口的突變邊界條件産生輻射,其方向圖可通過口徑場積分法精确計算。
根據IEEE《天線與傳播術語标準》(IEEE Std 145-2013):
Aperture Antenna is defined as "an antenna whose beam is determined by the dimensions and illumination of a radiating aperture".
(來源:IEEE Xplore文獻庫 DOI: 10.1109/IEEESTD.2013.6572510)
參數 | 物理意義 | 計算公式 |
---|---|---|
孔徑效率 (ηₐ) | 實際增益與理論最大增益之比 | $eta_a = frac{G}{4pi A / lambda}$ |
波束寬度 | 主瓣輻射角度範圍 | $theta approx klambda / D$ |
旁瓣電平 | 非主輻射方向能量洩露強度 | 由口徑場分布函數傅裡葉變換決定 |
注:因專業文獻數據庫訪問權限限制,部分引用鍊接需通過學術平台獲取(如IEEE Xplore, IET Digital Library)。建議通過機構賬號查閱原始标準文檔以驗證術語細節。
“開式天線”是電學術語,對應的英文為“open antenna”。其核心含義是用于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一種開放式結構金屬裝置,通常表現為杆狀、線狀或其排列形式。
結構特點
與封閉式天線不同,“開式”可能指其結構未完全封閉或屏蔽,例如單極天線、偶極天線等常見線狀設計。
應用場景
多用于特定頻段的無線電通信,如短波或特定方向性要求較低的場景。例如提到的微帶天線設計可能涉及開式結構。
權威性說明
關于“開式天線”的具體定義,目前僅有直接提及,但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更專業的電磁學文獻或标準進一步驗證其技術參數。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分類或工程案例,可參考天線設計相關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