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表面異構英文解釋翻譯、表面異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surface isomerization

分詞翻譯:

表面的英語翻譯:

surface; exterior; facade
【化】 surface
【醫】 superficies; surface

異構的英語翻譯:

【化】 isomerism; isomery
【醫】 iso-; isomerism

專業解析

表面異構(Surface Isomerism)是材料科學和化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同一種物質在表面結構上存在不同排列方式的現象,導緻其物理或化學性質産生差異。該概念強調物質表界面結構的特殊性對整體性能的影響,尤其在催化、納米材料等領域至關重要。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機制

  1. 漢英對照釋義

    • 中文:表面異構(Biǎomiàn Yìgòu)
    • 英文:Surface Isomerism(指表面原子/分子排列的異構現象)或Surface Structural Isomerism(強調結構差異)

      來源:《材料科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8)

  2. 科學機制

    表面異構源于材料表面原子或分子的重構(Reconstruction)、吸附位點差異或晶面取向變化。例如:

    • 鉑(Pt)催化劑在{100}晶面與{111}晶面分别呈現不同的氧還原活性;
    • 二氧化钛(TiO₂)表面羟基(-OH)的分布差異影響光催化效率。

      來源:Somorjai, G. A. & Li, Y. (2010). Introduction to Surface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Wiley.


二、實際應用與領域重要性

  1. 催化領域

    表面異構直接決定活性位點分布,如沸石分子篩中酸性位點的空間排列影響烴類裂解選擇性。

    來源:Thomas, J. M. & Thomas, W. J. (2015). Principle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Wiley-VCH.

  2. 納米材料設計

    通過調控金納米棒(Au Nanorods)的端面與側面原子排布,可定制其等離子體共振特性。

    來源:Xia, Y. et al. (2009). Shap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etal Nanocrystal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表面科學經典教材:

    Somorjai, G. A. (1994). Surface Chemistry and Catalysis. Wiley-Interscience.

  2. 漢英術語規範:

    《英漢材料科學與工程詞彙》(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

網絡擴展解釋

“表面異構”是化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分子或化合物在表面(如催化劑表面、材料界面等)發生結構變化,導緻原子排列或化學鍵分布不同的現象。這種異構化過程通常伴隨能量變化,可能影響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

  2. 化學中的特殊意義 在催化反應中,表面異構尤為重要。例如某些分子吸附在催化劑表面時,會形成不同于本體溶液中的特殊構型,這種結構變化直接影響反應路徑和速率。

  3. 應用領域 主要涉及表面化學、納米材料、催化工程等領域,例如:

需注意該概念與普通異構的區别:普通異構側重分子内部結構差異,而表面異構強調外部界面環境引發的結構改變。相關英語對應術語為"surface isomerization"。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