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二酸英文解釋翻譯、菊二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rysanthemum dicarboxylic acid
分詞翻譯:
菊的英語翻譯:
chrysanthemum
【醫】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二酸的英語翻譯:
【醫】 diacid
專業解析
菊二酸(Chrysanthemum dicarboxylic acid)是天然存在于菊科植物中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屬于脂肪族二元羧酸。其核心含義及專業解釋如下:
一、化學本質
-
分子結構
化學式為 $ce{HOOC-(CH2)7-COOH}$,系統命名為壬二酸(Azelaic acid)。因最初從菊科植物(如春黃菊)提取而得名"菊二酸"《植物活性成分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
結構式:
$$ce{HOOC-(CH2)7-COOH}$$
-
物化特性
白色結晶粉末,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和有機溶劑,熔點106.5°C《中藥化學》上海科技出版社。
二、天然來源與應用
-
植物來源
主要存在于菊科植物(如洋甘菊、艾菊)的籽實或根部,也見于小麥、黑麥等谷物《天然産物化學》科學出版社。
-
生物活性
- 抑菌作用:對痤瘡丙酸杆菌有顯著抑制效果,用于痤瘡治療藥物。
- 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延緩皮膚老化(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2019)。
- 工業用途:合成潤滑劑、增塑劑的中間體《有機合成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命名辨析
- "菊二酸"為中文俗名,強調其植物來源(菊科)及二元羧酸結構。
- 國際通用名"壬二酸"(Azelaic Acid),源自拉丁語"azelaic"(與油脂相關),因其可從油酸氧化獲得。
四、權威參考來源
- 化學結構數據庫:PubChem CID 2266(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
- 藥理研究: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痤瘡治療臨床實驗)
- 植物提取工藝:《天然産物分離技術》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注:菊二酸與壬二酸為同一物質,前者側重天然來源命名,後者為系統化學名。在漢英詞典中建議采用雙譯名标注:菊二酸 (Chrysanthemum dicarboxylic acid / Azelaic acid)。
網絡擴展解釋
菊二酸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化學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菊二酸
- 英文名稱:3-CARBOXY-ALPHA-2,2-TRIMETHYL-CYCLOPROPANEACRYLIC ACID()
- 别名:Chrysanthemumdicarboxylic acid()
- 分子式:C₁₀H₁₄O₄
- 分子量:198.22 g/mol
- CAS號:497-95-0()
2.結構與性質
- 結構特點:含有環丙烷羧酸基團和丙烯酸羧酸基團,具有兩個羧酸官能團()。
- 物理性質:
- 密度:約1.315 g/cm³
- 沸點:378.5℃()。
3.命名與用途
- 命名來源:名稱“菊二酸”可能與其結構或天然來源相關,但具體關聯未明确提及()。
- 潛在應用:常用于有機合成領域,可能作為中間體參與農藥或藥物合成(需進一步文獻支持)。
4.其他信息
- 安全數據:當前搜索結果未提供MSDS或毒性數據,建議通過專業數據庫查詢。
如需更完整的物化性質或合成路徑,可參考化工數據庫(如、3、4)。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