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成紅細胞英文解釋翻譯、巨成紅細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ichthyoid cells; nregaloblast
相關詞條:
1.macronormoblast 2.macroblast
分詞翻譯:
巨的英語翻譯:
gigantic; huge
【醫】 giganto-; macro-; makro-; megalo-
成紅細胞的英語翻譯:
【醫】 chloroblast; erythroblast; erythrocytoblast; hemonormoblast
immature erythrocyte; Loevit's cells
專業解析
巨成紅細胞(Megaloblastic Erythrocyte)是血液病理學中的重要概念,指發育異常的未成熟紅細胞,其形态特征表現為細胞體積增大、核質發育不同步。該術語對應英文為“megaloblast”,特指因DNA合成障礙導緻的紅細胞成熟缺陷現象。
1. 病理機制
巨成紅細胞的形成與維生素B₁₂或葉酸缺乏密切相關。這兩種營養素是DNA合成過程中甲基四氫葉酸循環的關鍵輔因子。當缺乏時,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受阻,導緻細胞核發育遲滞,而細胞質繼續成熟,形成核質分離的典型巨幼變特征。
2. 臨床意義
這類細胞常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Megaloblastic Anemia),患者外周血塗片可見平均紅細胞體積(MCV)顯著升高,常超過100 fL。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15%的貧血病例與此類紅細胞發育異常相關。
3. 診斷标準
骨髓檢查可見≥30%的幼紅細胞呈現巨幼變特征,需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進行鑒别診斷。現代診斷标準建議結合血清維生素B₁₂、葉酸檢測及Schilling試驗綜合判斷。
引用參考
- 《威廉姆斯血液學》(第10版),McGraw-Hill Education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PubMed Central文獻PMC5481890
- 國際血液學标準委員會ICSH指南2022版
網絡擴展解釋
巨成紅細胞(megaloblast)是一種異常的紅細胞前體細胞,主要因DNA合成障礙導緻細胞發育異常,常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形态特征:巨成紅細胞體積比正常紅細胞前體(如正常幼紅細胞)更大,直徑可超過15μm,胞質中血紅蛋白含量豐富,但細胞核發育滞後,呈現“核幼質老”現象()。
- 階段分類:屬于紅細胞生成過程中的未成熟階段,包括早、中、晚幼巨紅細胞等不同發育期。
2.形成原因
- 關鍵缺乏:主要因葉酸和/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這兩種營養素是DNA合成的必需輔因子,缺乏會導緻紅細胞分裂延遲,細胞體積增大()。
- 其他因素: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乳清酸尿症)、藥物(如甲氨蝶呤)或骨髓異常增生也可能導緻類似形态改變。
3.臨床意義
- 疾病關聯:是巨幼細胞性貧血的典型實驗室表現,常見于孕婦、營養不良或吸收障礙患者(如萎縮性胃炎患者)。患者可能出現乏力、頭暈、舌炎等症狀,嚴重時伴神經損害()。
- 診斷價值:骨髓塗片中觀察到巨成紅細胞是确診巨幼細胞性貧血的重要依據,需結合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檢測。
4.與正常紅細胞的差異
- 正常紅細胞:成熟後呈雙凹圓盤狀,無細胞核,直徑約7-8μm,主要負責運輸氧氣()。
- 巨成紅細胞:體積大、有殘留細胞核或核碎片,攜氧能力低下且易在骨髓内破壞(無效造血)。
5.治療方向
- 補充療法:針對病因補充葉酸或維生素B12,多數患者治療後巨成紅細胞可逐漸消失,血象恢複()。
巨成紅細胞的形态和功能異常反映了DNA合成障礙,是診斷營養性貧血的關鍵指标,需結合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