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enome
基因組(Genome)指生物體所攜帶的全部遺傳信息的總和,包含編碼基因和非編碼序列。從漢英詞典角度可拆解為:
“基因組”由“基因”(遺傳單位)和“組”(集合體)構成,指特定生物全部染色體上基因的集合(《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Genome = Gene(基因) + Chromosome(染色體)的合成詞,首次由德國植物學家Hans Winkler于1920年提出(Oxford Languages)。
根據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定義:
基因組是生物體完整的DNA序列,包含所有編碼蛋白質的基因、調控元件及非編碼RNA基因(NHGRI, "Genome")。
約占比1.5%,負責編碼蛋白質(如人類基因組約含2萬-2.5萬個基因)。
啟動子、增強子等控制基因表達的DNA片段。
占98%以上,包含重複序列和功能未知區域(Nature Education, "What is a Genome?")。
基因組測序技術推動了精準醫學發展,例如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完成了首個人類基因組草圖,為疾病治療提供基礎(NIH: Human Genome Project)。
權威參考文獻
基因組(Genome)是生物體内所有遺傳信息的總和,包含維持該物種生存、發育和繁殖所需的全部遺傳指令。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因組由DNA分子構成(部分病毒為RNA),記錄了生物體的遺傳密碼。每個細胞(除生殖細胞外)通常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組,如人類基因組包含約30億個堿基對。
2003年完成的這一國際科研項目,首次繪制了人類基因組圖譜,發現人類僅有約2萬-2.5萬個基因,遠少于早期預期,凸顯非編碼區域的重要性。
不同生物基因組差異顯著,如果蠅基因組約1.65億堿基對,而肺魚基因組高達1300億堿基對。這種複雜性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