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基于物權的抗辯英文解釋翻譯、基于物權的抗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real defences

分詞翻譯:

基于的英語翻譯:

base on; because of; found on; ground on
【法】 in consequence of

物權的英語翻譯:

【經】 right in rem

抗辯的英語翻譯:

contradict; counterplea; demur; demurrer; plea
【法】 ad respondendum; counterplea; counterplead; defence; demur; exceptio
exception; plea; plead; pleading; remonstrance; remonstrate; traverse

專業解析

基于物權的抗辯(Defense Based on Real Rights)是民法體系中保護物權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機制,指在物權糾紛中,權利人依據法律規定的物權屬性或權能,對他人主張的權利提出反駁或對抗的行為。以下從漢英法律術語對照及實務應用角度進行解析:

  1. 法律定義與核心特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4條,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物享有的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基于物權的抗辯需滿足三個要件:

    • 存在合法有效的物權(如所有權、擔保物權等)
    • 抗辯行為與物權内容直接相關
    • 符合法律規定的抗辯事由(如《民法典》第235條返還原物請求權)
  2. 抗辯類型及中英術語對照

    • 所有權抗辯(Ownership Defense):主張自身為标的物所有權人,例如《民法典》第240條規定的占有返還請求
    • 善意取得抗辯(Bona Fide Acquisition Defense):依據《民法典》第311條,受讓人在滿足支付合理對價、不知情等條件時主張權利
    • 用益物權抗辯(Usufructuary Right Defense):如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對抗所有權人的收回請求(《民法典》第330條)
    • 擔保物權抗辯(Security Interest Defense):抵押權人依據《民法典》第394條主張優先受償權
  3. 司法實踐中的典型場景

    最高人民法院第53號指導性案例顯示,在不動産登記錯誤糾紛中,真實權利人可通過物權确認之訴主張抗辯權。此類案件中,法院着重審查物權公示公信原則與實質權利的一緻性。

  4. 與債權抗辯的區分

    區别于債權相對性,物權抗辯具有對世效力。根據《民法典》第462條,占有人可對抗包括所有權人在内的一切非權利人,體現了物權法定的絕對性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基于物權的抗辯是抗辯權的一種類型,指物權人依據法律規定或物權屬性,對他人主張的請求權提出對抗,以維護自身物權權益。其核心在于利用物權的排他性、支配性等特征,阻止他人對物權的非法幹預或請求。以下是具體解析:

1.基本定義與法律依據

2.主要類型與適用場景

3.與債權抗辯的區别

4.行使條件與限制

示例:甲将房屋出售給乙但未過戶,乙主張交付房屋時,甲若仍為登記所有權人,可基于物權抗辯拒絕交付(需結合合同履行情況判斷合法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抗辯權的分類或法律條文細節,可參考和中的原文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