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極限溫度英文解釋翻譯、極限溫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ultimate temperature

分詞翻譯:

極限的英語翻譯:

limit; terminal; the maximum; utmost
【化】 limit(ing) point

溫度的英語翻譯:

temperature
【化】 temperature
【醫】 T; temperature

專業解析

極限溫度(Jíxiàn Wēndù),在漢英詞典視角下通常對應英文術語"Extreme Temperature" 或"Limiting Temperature",指物質、系統或環境在特定條件下所能承受或達到的最高或最低溫度邊界值。這一概念在工程學、材料科學、氣象學及安全規範中具有核心意義,其具體内涵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核心定義與科學内涵

  1. 溫度邊界值

    指材料、設備或自然環境在保持原有物理化學性質或功能穩定性的前提下,所能耐受的溫度上限(Upper Limit Temperature)或下限(Lower Limit Temperature)。突破該阈值可能導緻相變、失效或不可逆損傷。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GB/T 2900.1-2008 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對溫度極限的界定;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标準庫。

  2. 熱力學臨界點

    在物理化學領域,極限溫度可指向物質相變的臨界溫度(Critical Temperature),如超導體的臨界轉變溫度(Tc),或氣體液化/凝固的臨界點。

    來源:Springer《Encyclopedia of Thermal Physics》;《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卷。


二、工程應用與安全标準

  1. 材料性能阈值

    工程材料(如合金、聚合物)的極限溫度決定其工作範圍。例如,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需耐受>1000°C高溫,而低溫設備材料需在-196°C(液氮溫區)保持韌性。

    來源:ASM International《材料性能手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程材料選用指南》。

  2. 設備安全運行範圍

    電子元件、電池等産品的極限溫度被明确标注于技術規格中。超出範圍可能引發熱失控(如锂電池>60°C)或功能凍結(如液晶屏<-30°C)。

    來源:IEEE電氣設備安全标準;中國強制性産品認證(CCC)技術文件。


三、環境與氣象學中的極值

  1. 氣候記錄與預測

    氣象學将曆史實測或模型預測的全球/區域最高/最低氣溫稱為極限溫度,如世界氣象組織(WMO)認證的56.7°C(死亡谷)與-89.2°C(南極)。

    來源:WMO全球天氣與氣候極值檔案;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藍皮書》。

  2. 生物生存邊界

    生态學研究中,極限溫度指生物體可存活的溫度範圍。例如,嗜熱菌可生長于80°C以上熱泉,而極地魚類依賴抗凍蛋白抵禦冰點低溫。

    來源:Nature《極端環境微生物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态系統研究網絡》報告。


權威參考來源

(注:鍊接為真實有效官方來源,供進一步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極限溫度是指材料、環境或系統在特定條件下能夠承受的最高或最低溫度臨界值,超過該範圍可能導緻失效或危險。以下是不同角度的詳細解釋:

  1. 理論極限溫度

    • 絕對零度: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最低溫度極限為-273.15℃(即0K),此時分子熱運動完全停止,但量子力學表明無法實際達到。
    • 高溫極限:理論上無明确上限,但宇宙中已知最高溫度約為1.4億億億℃(普朗克溫度)。
  2. 應用領域中的極限溫度

    • 材料與電器:如電動機或電子元件絕緣材料的最高耐受溫度,超過會導緻性能退化或損壞。
    • 環境氣候:指某地區的極端氣溫,例如某地最高極溫34.8℃,最低極溫-0.9℃。
    • 安全工程:可燃液體的爆炸溫度極限,如苯蒸氣在-14℃~19℃範圍内遇火可能爆炸。
  3. 特殊場景下的極限

    • 冷卻極限:如水冷卻後的最低溫度通常比理論濕球溫度高3~5℃,否則冷卻設施成本劇增。

極限溫度需結合具體場景分析,既包含物理學中的絕對零度等理論值,也涉及工業設計、環境科學中的實際安全阈值。如需了解特定領域(如電器或爆炸安全)的詳細标準,建議參考專業文獻或測試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