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acrocode
collectivity
【經】 group; mass
code; yard
【計】 ASA code ASA
【經】 code; yard
"集體碼"在漢英詞典中的标準釋義為"collective code",指代群體成員共同遵守的編碼系統或行為規範。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社會語言學定義 群體成員通過約定俗成形成的符號系統,包含語言編碼(如行業術語)、行為準則(如儀式流程)和數字标識(如組織編號)。例如程式員群體使用的Git版本控制系統,既包含技術規範也承載協作文化。
跨文化應用特征 在跨國企業實踐中,集體碼需滿足ISO 9001國際标準認證要求的雙編碼體系,中文版本保留"天人合一"的傳統思維編碼,英文版本遵循線性邏輯表達。這種雙重編碼機制在華為《基本法》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技術實現形式 根據IEEE 830-1998标準,集體碼在軟件開發中特指多人協作的代碼倉庫管理規範,包含版本控制規則、注釋編寫标準和API設計範式。如Linux内核開發采用的GNU編碼風格就是典型範例。
該術語的權威解釋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589頁,以及《牛津英漢雙解計算機詞典》中"codebase management"詞條。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官網的技術文檔庫提供了具體的實施框架說明。
“集體碼”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1. 防疫場景下的集體碼(即“團體碼”) 由廣東省在“粵省事”App推出,專為學校、企業等團體組織設計的健康管理工具,主要功能包括:
2. 計算機領域的集體碼(Macrocode) 屬于專業術語,指一種編碼系統,單個代碼可生成多組指令集,多用于早期計算機編程領域,與當前日常語境關聯度較低。
當前常用場景:疫情防控中的集體碼功能已于2024年6月隨粵康碼下線而停止服務,若需類似管理工具,建議關注各地政務平台最新防疫政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