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calar date
computation; count; take count of
【計】 count; tally; tallying
【醫】 count; counted number; counting
【經】 count
date
【經】 date
計數日期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術語“Counting Date”或“Calculation Date”,指在特定法律、金融或統計場景中用于界定時間範圍的關鍵時間節點。該術語常見于以下領域:
法律領域
在合同履行、訴訟時效等場景中,計數日期用于确定權利義務的起始或終止時間。例如,中國《民法典》第188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損之日起計算(來源:中國人大網法律數據庫)。國際法律實踐中,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文件亦采用類似定義。
金融與會計領域
指利息計算、期權行權或財務報表周期核算的基準日期。例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9)要求金融工具的減值計算需基于“預期信用損失模型”,明确以計數日期為評估起點(來源:IFRS基金會官網)。
統計學與項目管理
用于實驗周期劃定或項目裡程碑進度統計。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将計數日期定義為“可重複測量時間間隔的标準化參考點”(來源:NIST統計手冊)。
學術權威參考:
“計日指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與“計數日期”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意為通過計算天數來預估行程或到達時間。其構成包含兩個動作:
最早見于唐代崔緻遠的《補安南錄異圖記》:“莫審塗程,汥履者計日指期,沉浮者占風定信。” 描述古代旅行者通過計算天數預測行程,結合風向判斷航行時機的情景。
古代商隊穿越沙漠時,常需計日指期以确保水源補給;現代物流中,這種計算方式演變為精确的ETA(預計到達時間)系統。
建議需要完整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全唐文》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