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eech
urgent; annoyed; anxious; impatient; irritated; rapid
trig
【機】 brake
make a sound; reputation; sound; tone; voice
【化】 sound
【醫】 phon-; phono-; sonus; sound
急煞車聲在漢英詞典中的釋義與語言學解析如下:
急煞車聲(jí shā chē shēng)指車輛緊急制動時輪胎與地面劇烈摩擦産生的高頻刺耳聲響,具有突發性、尖銳性特征。其英語對應詞為"screech" 或"screeching sound",強調聲音的尖銳特質(《牛津英漢雙解詞典》,2020)。
語義分解:
整體構成描述突發制動行為的拟聲詞(onomatopoeia)。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急煞車聲”屬口語化表達,模拟刹車時發出的刺耳噪音,常見于交通事故描述或日常對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16)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
Screech [skriːtʃ] v./n.
釋義:
(1) (車輛刹車時)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
(2) (人/動物)尖叫。
例證:"The car screeched to a halt."(汽車發出一聲急刹聲後停下。)
(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20)
前者特指緊急制動(emergency braking)場景下的聲音,後者泛指一般刹車聲響(braking sound)。
例句與翻譯:
“深夜街道上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急煞車聲,緊接着是碰撞巨響。”
"A piercing screech of brakes echoed through the street at midnight, followed by a loud crash."
(來源:BBC新聞語料庫,交通事故報道)
據聲學研究(《交通噪聲控制工程》,2021),急煞車聲的聲壓級可達85–110 dB,主頻率集中在1–5 kHz 範圍,屬人耳敏感頻段。其聲波呈現非周期性脈沖特征,與輪胎材質、路面狀況及制動強度直接相關。
(來源:清華大學車輛工程實驗室數據報告)
關于“急煞車聲”的解釋需從詞語本義和物理現象兩方面綜合說明:
一、詞語本義 “急煞”在漢語中意為“急得不得了”,常見于口語表達(如“急煞人”),強調極度焦急的狀态。而“煞車”是“刹車”的另一種說法,指通過制動系統使車輛減速或停止的動作。
二、物理現象解釋(車輛急刹異響) 急刹車時常見的聲音類型及成因:
正常機械聲 • ABS系統觸發聲:急刹時防抱死系統高頻點刹,産生“咯噔”聲,屬安全保護機制 • 金屬鏽蝕摩擦:刹車盤/片受潮生鏽後,急刹會發出短暫尖銳聲,通常行駛後消失
異常警示聲 • 尖銳異響:刹車片磨損至極限(厚度<3mm)或含硬質金屬顆粒時,金屬層與刹車盤摩擦産生高頻嘯叫 • 部件松動聲:懸挂系統膠套老化(如平衡杆膠套間隙>5mm)或減震器損壞,急刹時零件碰撞發出悶響
三、處理建議 若伴隨刹車距離變長或踏闆抖動,需立即檢查:
注:約70%的急刹異響屬于ABS系統正常介入,但持續異響需專業檢測。建議每3萬公裡或2年進行制動系統深度保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