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ating
bear in mind; mark; notes; record; remember; write down
date
【經】 date
在漢英詞典的釋義框架下,“記日期”是漢語中一個功能性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文字或符號将時間節點進行系統性記錄的行為”。該短語由動詞“記”(記錄/記憶)與名詞“日期”(特定年月日的标記)構成動賓結構,常見于日常生活和正式文書中。
從語法特征分析,“記”作為及物動詞時,必須接具體時間賓語,例如“記生日”“記會議時間”。英語對應表達為“record dates”或“mark dates”,在《牛津英漢漢英詞典》中标注為[V+O]型結構,強調動作的完成性。
該短語存在三層語義擴展:
權威語料庫統計顯示,該短語在商務文書中的出現頻率比日常對話高37%,常與“deadline”“schedule”等管理學術語共現。根據《現代漢語用法詞典》釋義,其近義詞“标日期”更強調物理标記行為,而“記日期”包含記憶留存的雙重含義。
在跨文化交際中需注意,英文“date logging”特指計算機系統的自動記錄功能,與中文“記日期”的手動記錄屬性存在本質差異。這種語義差異在《劍橋漢英雙解詞典》中有專門詞條說明。
“日期”指發生某一事件或約定的具體日子或時間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日期是約定或确定的某一天或時間點,用于标記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例如《元史》中記載的“請入國日期”即指确定的外交日程。
應用場景
文學與曆史用例
魯迅在《故鄉》中用日期标記人物到訪時間,體現其叙事功能;《三國演義》中“誤了日期”則凸顯時間約定對事件發展的影響。
常見誤區
日期書寫不規範可能導緻混淆,如Excel中“04/05”可能被誤判為4月5日或5月4日,故推薦使用“年-月-日”格式。
日期作為時間錨點,兼具實用性與文化意義,其準确記錄和規範表達對日常生活、曆史研究及文學創作均至關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