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模鑄錠英文解釋翻譯、金屬模鑄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chill cast ingot
分詞翻譯:
金屬模的英語翻譯:
【化】 metal mold; metal mould
鑄錠的英語翻譯:
【機】 ingot
專業解析
金屬模鑄錠(Permanent Mold Casting Ingot)是一種通過固定金屬模具進行連續鑄造的金屬成型工藝。該技術利用可重複使用的鋼制或鑄鐵模具,将熔融金屬注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後形成具有固定形狀的金屬錠坯。其核心特征包含:
-
工藝原理
采用導熱性優良的金屬模具,通過水冷系統加速凝固,形成均勻晶粒結構。相比砂型鑄造,金屬模鑄錠能實現±0.5mm的尺寸精度,適用于鋁合金、銅合金等有色金屬的精密鑄造。
-
技術優勢
- 模具壽命可達10萬次以上(《金屬加工手冊》第3版)
- 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3.2-6.3μm(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技術報告)
- 生産效率比傳統鑄造提升40-60%(《現代鑄造技術》期刊)
- 典型應用
主要服務于汽車發動機缸體(參考:SAE International标準J2340)、航空航天結構件(參考:NASA技術備忘錄TM-2016-218924)及電力設備導電部件制造,特别適合要求高導熱、高強度的工況環境。
該工藝被納入國家标準GB/T 1173-2013《鑄造鋁合金》的推薦生産方式,國際鑄造協會(International Foundry Association)2023年度報告顯示,其在全球有色金屬加工市場的應用占比已達28.3%。
網絡擴展解釋
“金屬模鑄錠”指通過模具澆注熔融金屬、冷卻凝固形成的塊狀金屬原料,主要用于後續加工。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工藝
- 金屬模鑄錠是将熔化的金屬(如鋼、鋁等)注入可重複使用的鑄模中,經冷卻凝固形成的标準化金屬錠塊。其形狀和尺寸由模具設計決定。
- 核心工藝包括:熔煉(去除雜質)→ 澆注(注入模具)→ 冷卻凝固 → 脫模 → 表面修整。
-
曆史發展
- 現代鑄錠技術起源于19世紀中葉,隨着貝塞麥轉爐煉鋼法的出現而發展。歐美國家在澆注方式上存在差異,如美國多采用上注法,西歐以下注法為主。
-
用途與分類
- 作為金屬加工的基礎原料,用于軋制、鍛造、擠壓等工藝,最終生産闆材、型材等制品。
- 常見類型包括鋼錠、鋁錠、金銀錠等,部分需标注純度或成分(如“鋼錠”對應煉鋼成品)。
-
模鑄的延伸含義
- “模鑄”不僅指物理鑄造工藝,在文學語境中可比喻對思想或文化的塑造,如孫中山曾用“古人所模鑄”形容傳統對民族性格的影響。
補充說明:鑄錠與鑄件的區别在于,前者是半成品原料,後者是直接成型的終端産品(如機械零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