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金相顯微設備英文解釋翻譯、金相顯微設備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metallographic equipment

分詞翻譯:

金相的英語翻譯:

【化】 metallographic phase

顯的英語翻譯:

apparent; display; illustrious; obvious; show
【醫】 phanero-

微的英語翻譯: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設備的英語翻譯:

equipment; facility; fixing; fixture; installation
【計】 device; implementor
【化】 equipment
【醫】 equipment; unit
【經】 equipment; facility; installation

專業解析

金相顯微設備(Metallographic Microscopy Equipment)是用于觀察和分析金屬及合金材料微觀組織結構的專用儀器。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光學或電子成像技術,揭示材料的晶粒尺寸、相分布、缺陷(如夾雜物、裂紋)以及熱處理狀态等關鍵信息,為材料性能評價和質量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一、漢英定義解析

  1. 金相(Jīnxiàng)

    指金屬材料的内部顯微組織(Metallographic Structure),源自金相學(Metallography)——研究金屬微觀結構與性能關系的學科。

    英文對應:Metallography / Metal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2. 顯微設備(Xiǎnwēi Shèbèi)

    泛指顯微鏡及相關制樣裝置(Microscopic Equipment),包括樣品切割、研磨、抛光、蝕刻等預處理工具。

    英文對應:Microscopy equipment / Microscopic imaging system.

  3. 完整術語

    金相顯微設備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y Equipment

    典型設備如:金相顯微鏡(Metallurgical Microscope)、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


二、核心功能與技術分類

  1. 光學金相顯微鏡

    • 利用可見光反射成像,配備明場、暗場、偏振光等觀察模式,適用于常規組織分析(如鑄鐵石墨形态、鋼的珠光體含量)。
    • 技術标準參考:GB/T 13298-2015《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
  2. 電子顯微鏡

    • 掃描電鏡(SEM):高分辨率表面形貌觀察,結合能譜儀(EDS)實現成分分析。
    • 透射電鏡(TEM):用于納米級晶體結構及缺陷研究。
    • 應用案例:航空航天材料疲勞斷裂分析

三、關鍵應用領域

  1. 工業質量控制

    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對零部件熱處理效果(如淬硬層深度)的檢測 。

  2. 失效分析

    追溯機械零件斷裂、腐蝕的根本原因(如晶間腐蝕、氫脆)。

  3. 新材料研發

    增材制造(3D打印)合金的孔隙率與晶粒定向生長研究 。


四、設備核心組成

模塊 功能描述 相關标準
制樣系統 切割、鑲嵌、抛光、蝕刻 ASTM E3-11
成像系統 物鏡、光源、數碼相機 ISO 8039
分析軟件 自動晶粒度測量、相面積統計 ASTM E112/E1382

權威參考文獻

  1. 《ASM Handbook, Volume 9: Metallography and Microstructures》

    ASM International 對金相制樣與分析的權威指南 來源:ASM International

  2. 《金屬學原理》徐祖耀 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系統闡述微觀組織與性能關聯性 。

  3. 國家标準 GB/T 6394-2017

    金屬平均晶粒度測定方法 [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網絡擴展解釋

金相顯微設備(即金相顯微鏡)是用于觀察和分析金屬材料微觀組織結構的專用光學儀器。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功能

金相顯微設備通過光學成像技術,揭示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如晶粒、相态、夾雜物等),從而評估材料的物理性能、加工質量及失效原因。它是金相學的核心工具,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眼睛”。


二、主要結構組成

  1. 光學系統:包括物鏡(放大樣本)、目鏡(二次放大成像)及聚光鏡組,光源通常為鹵素燈或LED燈。
  2. 照明系統:通過反射鏡、孔徑光闌等調節光線,确保樣本均勻照明。
  3. 機械系統:含載物台(放置樣品)、調焦裝置(粗調/微調)、物鏡轉換器等。
  4. 擴展功能模塊:現代設備常配備數碼相機和圖像分析軟件,支持圖像保存、測量及自動評級。

三、工作原理

  1. 光學成像:
    • 物鏡将樣本放大成倒立實像,目鏡進一步放大為虛像,最終形成高分辨率圖像。
    • 公式表示透鏡成像規律: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
      其中,( f )為焦距,( u )為物距,( v )為像距。
  2. 光幹涉與衍射:用于分析材料表面形貌和缺陷。
  3. 數字化處理:通過光電轉換和計算機技術實現圖像實時顯示與分析。

四、應用領域


五、分類與選型

  1. 按結構:
    • 正立式:光路短、制樣要求高,適合多視場連續觀察(如Axio Scope A1)。
    • 倒置式:光路長、制樣簡單,適合快速檢測(如Axio Vert.A1)。
  2. 按用途:台式(便攜)、立式(實驗室)、卧式(大樣品分析)。

六、曆史與發展

金相顯微技術始于19世紀,1863年英國人H.C. Sorby将岩相學方法引入金屬研究,奠定現代金相學基礎。20世紀後,結合數碼技術實現自動化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操作細節,可參考權威文獻或設備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