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metalloscope;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金相顯微鏡(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是用于觀察金屬材料微觀結構的精密光學儀器,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反射光路系統分析金屬及合金的晶粒形态、相組成和缺陷分布。該設備結合了高分辨率物鏡、明暗場照明技術和數字成像系統,可實現對金屬試樣表面抛光處理後顯微組織的定量分析。
從漢英對照角度,"金相顯微鏡"對應的标準譯名為"Metallurgical Microscope"或"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 E7-21)将其定義為"an optical instrument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exam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metallic materials through reflected light illumination"(通過反射照明專門用于檢測金屬材料微觀結構的光學儀器)。
該儀器的典型應用包括:
權威技術參數通常參考ISO 9039光學系統标準,其中物鏡數值孔徑(NA)達到0.9時可實現2000X有效放大。現代設備多配備能譜儀(EDS)聯用接口,實現微區成分與結構的同步分析。
在操作規範方面,中國國家标準GB/T 26644-2011《金屬材料 金相顯微鏡測定方法》和美國材料信息學會(ASM International)發布的《Metallographer's Guide》均對樣品制備、觀察條件設置有詳細規定。
金相顯微鏡是一種專門用于觀察金屬及不透明材料微觀組織結構的光學儀器,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反射光照明技術揭示材料的晶體結構、相組成等特征。以下從原理、特點和應用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光學成像與反射照明
金相顯微鏡利用可見光作為光源,通過物鏡将光線投射到金屬樣品表面,反射後的光線經物鏡和目鏡系統放大成像。與生物顯微鏡的透射光不同,金相顯微鏡采用反射光照明,因此適用于觀察不透明物體(如金屬、陶瓷等)的微觀結構。
放大與分辨率
其放大倍數由物鏡和目鏡組合決定,通常可達數十倍至上千倍,結合高分辨率光學系統,可清晰顯示微米級甚至更小的組織細節(、)。
結構設計
包含光學系統(物鏡、目鏡、光源)、機械系統(載物台、調焦裝置)及輔助裝置(如數碼成像模塊)。現代金相顯微鏡常集成光電轉換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支持圖像分析、存儲和輸出(、)。
無需樣品破壞
部分型號可直接吸附在工件表面進行原位觀察,避免切割或取樣,適用于大型工件或現場檢測。
材料科學與工業檢測
跨學科應用
與生物顯微鏡相比,金相顯微鏡采用反射光照明,且物鏡設計更注重對不透明樣品的成像優化。此外,其功能擴展性強,可連接硬度計等設備進行綜合檢測。
如需了解具體型號或操作細節,可參考、、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