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infusa; infusion; infusum; tea
浸劑(Infusion)指通過沸水浸泡藥材獲取有效成分的液體藥劑制備方式。其核心特征為低溫短時處理,適用于含揮發性成分或熱敏性物質的藥材,如薄荷、金銀花等。
從漢英對照角度,浸劑的英文術語"infusion"在《中國藥典》(2020版)中定義為:"a preparation made by steeping plant materials in hot water without prolonged boiling"(來源:中國藥典官網)。該方法區别于煎劑(decoction),後者需長時間煎煮,而浸劑通過浸泡最大限度保留揮發性活性物質。
在臨床應用上,浸劑常用于中醫外治法,如熏洗、含漱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報告中指出,浸劑的标準化制備可提升草藥生物利用度(來源:WHO傳統醫學策略報告)。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浸劑對黃酮類、苷類成分的提取效率優于傳統煎煮法。
注:引用來源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文獻及權威藥學期刊,具體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讀者可通過官方渠道查詢原始文件。
浸劑是指通過浸泡生藥或天然物質所得的溶液,主要用于醫藥和工業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浸劑(jìn jì)是通過将生藥、草藥或天然材料浸泡在液體(如水、乙醇)中,使其有效成分溶解或析出形成的溶液。例如洋地黃浸劑是常見的中藥制劑。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技術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漢典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