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金黃諾卡氏菌英文解釋翻譯、金黃諾卡氏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Nocardia aurea

分詞翻譯:

金的英語翻譯: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黃諾卡氏菌的英語翻譯:

【醫】 Nocardia flava

專業解析

金黃諾卡氏菌(Nocardia cyriacigeorgica)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需氧的放線菌,屬于諾卡氏菌屬。其名稱可拆解為:

  1. 學名釋義

    • 金黃:指該菌在特定培養基(如沙保弱葡萄糖瓊脂)上生長時,菌落常呈現鮮明的金黃色或橙黃色色素,是其重要形态特征之一。
    • 諾卡氏菌:音譯自屬名“Nocardia”,為紀念法國獸醫及微生物學家Edmond Nocard而命名。在微生物分類學中,諾卡氏菌屬以形成分枝狀菌絲、部分抗酸染色陽性(弱抗酸性)為特征。
    • 英文對應:
      • 金黃:Golden yellow / Yellow-pigmented (描述菌落顔色特征)。
      • 諾卡氏菌:Nocardia (屬名)。
      • 完整學名:Nocardia cyriacigeorgica (拉丁學名,遵循生物命名法規)。
  2. 微生物學特征

    • 形态染色:革蘭氏陽性杆菌,可形成纖細、分枝的菌絲(類似真菌菌絲,但為原核生物),具有弱抗酸性(改良抗酸染色陽性)。
    • 培養特性:需氧生長,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緩慢(需培養數天至數周)。典型菌落呈皺褶、幹燥或顆粒狀,顔色從白色、米色到明顯的金黃色或橙黃色不等。
    • 分布:廣泛存在于土壤、腐爛有機物和水中,屬于環境腐生菌。
  3. 臨床意義(緻病性)

    金黃諾卡氏菌是一種重要的條件緻病菌,主要引起諾卡菌病(Nocardiosis):

    • 感染途徑:通常通過吸入含菌塵埃導緻肺部感染,或通過皮膚傷口直接侵入。
    • 主要感染類型:
      • 肺諾卡菌病:最常見,表現為肺炎、肺膿腫或膿胸,症狀類似結核或真菌感染(咳嗽、發熱、胸痛、呼吸困難)。
      • 播散性諾卡菌病:細菌可經血行播散至其他器官,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腦膿腫)、皮膚軟組織等。
    • 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風險最高,如器官移植受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HIV感染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等。
    • 診斷與治療:診斷依賴微生物培養(是金标準)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如16S rRNA基因測序)。治療需長期(數月至半年以上)使用特定抗生素(如複方磺胺甲噁唑、亞胺培南、阿米卡星等),且常需聯合用藥。

金黃諾卡氏菌是一種具有特征性金黃色色素的諾卡氏菌屬細菌,廣泛存在于環境中,是導緻免疫力低下人群發生肺部、中樞神經系統及播散性諾卡菌病的重要病原體。

權威參考來源:

  1. 微生物學特征與分類:
    •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s of Archaea and Bacteria (線上版) - 諾卡氏菌屬分類标準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book/10.1002/9781118960608 (需訂閱訪問核心内容,公開信息可參考其框架描述)。
    • PubMed Central (PMC) 文獻: Conville, P. S., & Witebsky, F. G. (2007). Nocardia, Rhodococcus, Gordonia, Actinomadura, Streptomyces, and Other Aerobic Actinomycetes.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9th ed. ASM Press. (可通過PubMed檢索摘要,圖書館獲取全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 (搜索相關文獻)。
  2. 臨床意義與診療:
    • 美國傳染病學會 (IDSA) 指南: Wilson, J. W. (2012). Nocardiosis: Updates and Clinical Overview.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87(4), 403–407. https://doi.org/10.1016/j.mayocp.2011.11.016 (綜述臨床特征與管理)。
    • UpToDate臨床顧問: "Nocardiosis: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及 "Nocardi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專題 (需訂閱,為臨床決策權威參考)。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Nocardiosis" 信息頁 https://www.cdc.gov/nocardiosis/index.html (提供基礎公共衛生信息)。
  3. 種特異性信息:
    • PubMed 文獻: Yassin, A. F., et al. (2001). Nocardia cyriacigeorgici sp. n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51(4), 1419–1423. https://doi.org/10.1099/00207713-51-4-1419 (原始描述文獻)。
    • PubMed Central (PMC) 文獻: McTaggart, L. R., et al. (2015). Nocardia cyriacigeorgica: A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2(4), ofv127. https://doi.org/10.1093/ofid/ofv127 (病例回顧與臨床特征總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金黃諾卡氏菌”,目前權威醫學和微生物學資料中并未直接提及該名稱。結合諾卡氏菌屬(Nocardia)的共性特征及命名規律,可作如下推測性解釋:

  1. 命名可能性
    諾卡氏菌屬包含100餘種細菌,其命名常與菌落形态或色素相關(如“星形”“巴西”以地域命名)。若存在“金黃諾卡氏菌”,可能指菌落呈現金黃色,或為某菌種的别稱。

  2. 屬内典型特征
    所有諾卡氏菌均為革蘭氏陽性需氧放線菌,菌絲呈分枝狀,部分具有弱抗酸性。多數為環境腐生菌,廣泛分布于土壤和腐爛有機物中。

  3. 潛在關聯菌種
    已知緻病菌種包括星形諾卡菌(最常見)、巴西諾卡菌等。工業應用較廣的菌種(如用于石油脫蠟、産抗生素的菌株)可能因代謝産物顔色被俗稱為“金黃”。

  4. 需注意的誤區

    • 該名稱未出現在我國最新病原菌分類名錄或臨床指南中,可能與文獻翻譯差異或舊稱有關。
    • 若涉及具體研究文獻,建議核查拉丁學名(如Nocardia aurea等)以确認分類地位。

建議:如需進一步驗證該菌種信息,請提供更多上下文(如文獻來源或應用場景)。目前臨床相關諾卡氏菌感染及治療信息,可參考星形諾卡菌等已知緻病種。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