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mport gold point
entrance; import; importation
【化】 entrance; inlet; inport
【醫】 inlet
【經】 import; importation; imports
gold
【經】 gold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進口黃金點"(Import Gold Point)是國際金融和金本位制度下的專業術語,指在金本位制時期,彙率波動導緻黃金輸入(進口)比進行外彙交易更劃算的臨界點。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定義 當一國貨币彙率貶值到某個特定水平時,該國的進口商發現:與其用本币購買外彙支付進口,不如直接用本币購買黃金,并将黃金運輸出口給外國供應商結算貨款更劃算。這個觸發黃金實物進口替代外彙支付的彙率臨界值,就是"進口黃金點"。它代表了彙率波動的上限(對黃金輸入國而言)。
二、運作機制與計算 在金本位制下,彙率圍繞貨币的法定平價(鑄币平價)波動。波動範圍受限于黃金的運輸、保險、包裝等成本(統稱"黃金輸送點")。進口黃金點的計算公式為: $$ text{進口黃金點} = text{鑄币平價} + text{黃金輸送成本} $$ 例如:假設英美間鑄币平價為1英鎊=4.8665美元,運送1英鎊黃金的成本為0.03美元。則美國進口商的黃金點為:4.8665 + 0.03 = 4.8965美元/英鎊。若彙率升至1英鎊>4.8965美元,美國進口商将選擇輸出黃金而非購買英鎊外彙。
三、經濟意義
四、曆史背景與現代關聯 該概念主要適用于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的古典金本位時期。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黃金與貨币脫鈎,進口黃金點失去實際意義。但在研究固定彙率制度、國際套利或金融史時仍有重要學術價值,體現了市場套利對彙率波動的天然約束。
參考資料:
(注:因術語曆史屬性強,當前權威解釋多見于經典金融教材或經濟史文獻,線上公開的專述鍊接有限,建議參考學術著作章節。)
“進口黃金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進口黃金點(Import Gold Point)是金本位制度下的概念,指兩國貨币彙率波動的上限阈值。當彙率超過該點時,進口商選擇直接運送黃金結算比購買外彙更劃算。
黃金分割點(0.618比例)
數學與美學中的經典比例,常見于藝術、建築等領域,與“進口”無直接關聯(參考、3、6)。
黃金價格點數
金融投資中,1點通常指金價最小變動單位(如0.10美元/盎司),用于追蹤價格波動(參考)。
若語境涉及國際貿易或曆史金本位制度,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為投資或數學問題,需結合其他信息進一步确認。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準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