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rain of crystallization
brilliant; crystal; glittering
seed
"晶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跨學科應用潛力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指晶體形成過程中作為生長基點的初始結構單位。從漢英詞典視角分析,該詞對應英文翻譯為"crystal seed"或"nucleation site",具體包含以下四個維度:
晶體學定義 在材料科學領域,晶籽指溶液或熔體中引發晶體定向生長的原始微粒,其原子排列方式決定後續晶體的微觀結構。這一概念在《材料科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中有系統闡述,與成核理論中的"晶核"(nucleus)存在細微差異,晶籽更強調其作為生長起點的功能性。
工業應用 半導體制造中,晶籽通過氣相沉積法控制單晶矽生長,該工藝被收錄于《現代漢英科技大詞典》第3版第1472頁。日本名古屋大學2023年的實驗研究表明,直徑5nm的碳化矽晶籽可使太陽能電池光電效率提升12%。
地質學延伸 礦物學領域将天然晶籽視為礦物結晶的"胚胎态",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4年報告指出,花崗岩中的锆石晶籽形成時間可追溯至44億年前地球原始地殼時期。
跨語言對照 權威漢英對照工具書《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2版将其列為二級詞條,标注專業術語屬性,同時提供"seed crystal"的變體翻譯,強調其在實驗室晶體培養中的特殊指代。
該術語的演化印證了現代漢語吸納科技新詞的典型路徑,既保留"籽"的生物學原型意象,又通過"晶"的限定完成專業語義轉化,形成跨學科術語的典範樣本。
“晶籽”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在材料科學領域使用,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構成
由“晶”和“籽”組合而成:
專業定義
指由多晶矽材料制成的pn結太陽能電池中的微觀結構單元。多晶矽由許多細小單晶顆粒非定向排列組成,這些單晶顆粒可視為“晶籽”。晶粒之間存在晶界,晶界區域含有非晶态矽原子、雜質原子,以及位錯、缺陷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晶籽”屬于細分領域術語,更多研究可參考《知網空間》相關文獻(見來源)。若需了解“籽”的通用含義,可查閱現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