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sychologic medicine
精神醫學(Psychiatry)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精神障礙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及康複。其核心目标是理解和治療影響情緒、思維和行為的疾病,幫助患者恢複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
“精神”指心理與思維活動,“醫學”指疾病診療體系。該詞由日本學者翻譯英文“psychiatry”而來,20世紀初傳入中國。
源自希臘語 psyche(心靈)和 iatreia(治療),定義為“診斷、治療和預防精神、情緒及行為障礙的醫學分支”(美國精神病學協會)。
涵蓋器質性精神障礙(如阿爾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抑郁症/雙相障礙)、焦慮障礙、物質濫用等,診斷依據國際标準如ICD-11和DSM-5 。
包括藥物治療(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動力學治療)、物理治療(改良電抽搐療法)及社會康複幹預 。
精神醫學屬臨床醫學,醫師擁有處方權及疾病診斷權;心理學側重心理過程研究,臨床心理學家主攻心理評估與咨詢 。
後者聚焦神經系統結構與功能,精神醫學整合神經生物學與社會心理因素,形成“生物-心理-社會”診療模型(WHO倡導框架) 。
“精神衛生是健康不可或缺組成部分,精神醫學通過循證幹預促進心理健康”
“精神科醫師需完成醫學博士教育及4年專科住院醫師培訓,具備全面診療資質”
“中國精神醫學服務體系涵蓋三級醫院精神科、社區康複中心及危機幹預網絡”
[來源:《中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
參考文獻
精神醫學是臨床醫學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康複。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精神醫學以心理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為對象,涵蓋抑郁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疾病。其研究内容包括病因、發病機制、臨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旨在通過醫學手段減輕患者痛苦并促進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心理疾病可能引發或加劇軀體疾病(如心血管問題)。現代精神醫學采用“生物-心理-社會”綜合模式,強調多維度幹預。
運用腦影像學(如MRI、CT)、神經電生理技術分析大腦活動,并結合心理測驗、訪談等評估工具輔助診斷。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醫學資料,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疾病或療法,可參考專業文獻或醫療機構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