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mpiler routine
【計】 APL compiler APL; BASIC compiler; compile routine; compiler
compiling program; compiling routine
【經】 compiler
【經】 routine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編譯程式例行程式"可拆解為兩個核心術語的專業解析:
編譯程式(Compiler) 作為語言轉換系統的核心組件,其功能是将高級語言代碼(如C++/Java)轉化為機器可執行的二進制指令。該過程包含詞法分析、語法樹構建、語義校驗及目标代碼生成四階段。根據IEEE 1490-2021标準文檔,現代編譯器采用多階段流水線架構,各階段均設有專用驗證例程。
例行程式(Routine) 特指編譯過程中的功能模塊集群,包含:
技術實現層面,GNU Compiler Collection(GCC)的官方技術手冊揭示,其包含超過200個相互協作的例程,通過抽象語法樹(AST)實現跨平台編譯。例程間的數據傳遞遵循ISO/IEC 9899:2018标準定義的調用規範。
該術語組合揭示編譯器作為系統工程特性,其每個功能單元既保持獨立運算能力,又通過标準接口協議形成完整編譯鍊條。此設計模式在《編譯原理與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2023版)第三章有詳細架構圖解說明。
以下基于計算機科學基礎知識進行解釋:
1. 編譯程式(Compiler) 指将高級編程語言(如C++、Java)翻譯為低級語言(機器碼/彙編)的系統程式。其核心流程包含:
2. 例行程式(Routine) 在編程語境中通常有兩種含義: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一個加法例行程式
關系說明:編譯程式通過調用各種例行程式完成翻譯工作,例如語法分析階段會調用"表達式解析例程"處理運算邏輯。這些例程共同構成編譯器的功能骨架。
注:若需更專業的術語對照或實現細節,建議提供具體上下文或查閱編譯器設計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