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pine of tibia
shin; shinbone; tibia
【醫】 canna major; cnemis; focile majus cruris; shank bone; shin bone; tibia
tibio-
thorn
【醫】 acanth-; acantha; echino-; spina; spinae; spine
胫骨棘(Tibial Spine)是人體膝關節解剖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文對應術語為“intercondylar eminence”或“tibial spine”。這一結構位于胫骨近端關節面中央,由兩處骨性突起組成(内側棘和外側棘),主要功能是固定前交叉韌帶(ACL)并維持膝關節穩定性。
從解剖學角度,胫骨棘的形态特征與膝關節生物力學密切相關。臨床醫學中,胫骨棘骨折常見于青少年運動損傷,尤其是ACL過度牽拉導緻的撕脫性骨折。影像學診斷通常采用X線側位片或MRI檢查,治療方案需根據骨折移位程度選擇保守固定或手術複位。
權威醫學文獻如《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和《坎貝爾骨科手術學》均将胫骨棘歸類為膝關節關鍵骨性标志。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0中,胫骨棘損傷編碼為S82.3,屬于胫骨上端骨折亞類。
胫骨棘是位于胫骨近端(上端)的一個關鍵解剖結構,主要與膝關節的穩定性相關。以下是具體解釋:
位置與形态
胫骨棘位于胫骨平台(胫骨近端膨大部分)中央,呈兩個突起的骨性結構,分為前髁間棘和後髁間棘,形成髁間隆起。
功能意義
它是前交叉韌帶和後交叉韌帶的附着點,起到固定韌帶、維持膝關節前後穩定性的作用。若發生骨折(如胫骨髁間棘骨折),可能導緻韌帶松弛或膝關節不穩。
與其他術語的區分
相關損傷與治療
若胫骨棘骨折移位不明顯,通常采取石膏或支具固定8周以上;嚴重移位則需手術複位,以恢複韌帶功能。
胫骨棘是胫骨近端的韌帶附着點,屬于正常解剖結構,而非病理性的骨質增生,對膝關節穩定至關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