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ibial puncture
shin; shinbone; tibia
【醫】 canna major; cnemis; focile majus cruris; shank bone; shin bone; tibia
tibio-
puncture
【醫】 piqure; punctio; punctura; puncturatio; puncture
胫骨穿刺(Tibia Puncture)是一種醫療操作,指使用穿刺針經皮刺入胫骨特定部位,主要用于獲取骨髓樣本或進行局部治療。以下是詳細解釋:
醫學定義
胫骨穿刺是骨髓穿刺術的一種,特指穿刺部位位于胫骨(小腿雙骨中較粗的骨骼)。其核心目的是獲取骨髓液用于疾病診斷(如白血病、貧血)或輸注治療藥物。
操作原理
通過無菌穿刺針穿透胫骨近端的骨皮質,進入骨髓腔抽取樣本。嬰幼兒因髂骨骨髓未完全發育,常選擇胫骨近端内側(胫骨粗隆下方1-3cm處)作為穿刺點。
用于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細胞形态學檢查及遺傳學分析。
部分中心将其作為兒童幹細胞移植或藥物注射的替代路徑。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
胫骨穿刺 | Tibial Puncture |
骨髓抽吸 | Bone Marrow Aspiration |
胫骨粗隆 | Tibial Tuberosity |
定義胫骨穿刺為"經胫骨近端進行的骨髓診斷性抽吸術"。
提及傳統"刺骨術"與現代胫骨穿刺的演變關系。
明确"Tibial Puncture"對應"胫骨穿刺術"的術語規範。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權威鍊接,參考資料僅标注紙質工具書名稱。實際操作需嚴格遵循《臨床技術操作規範·兒科學分冊》等指南。
胫骨穿刺是一種通過穿刺針抽取骨髓液的診斷技術,主要用于嬰幼兒的骨髓樣本采集,以輔助血液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診斷。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胫骨穿刺屬于骨髓穿刺術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穿刺胫骨近端獲取骨髓液,用于細胞學、細菌學或寄生蟲學檢查。其核心目的是評估造血功能、診斷血液病(如白血病)或感染性疾病。
主要適用于新生兒、嬰兒及2歲以下幼兒。因嬰幼兒的胫骨骨質較軟,穿刺難度較低,而年長兒童或成人骨質硬化後,通常選擇髂骨或胸骨進行穿刺。
包括:
胫骨穿刺是兒科特定人群的重要診斷手段,但需嚴格掌握適應症和操作規範。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有限,具體臨床決策建議咨詢專業醫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