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olice agency; police apparatus
警察機構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依法設立、承擔維護社會治安與刑事司法職能的政府執法部門。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維度闡釋:
漢語釋義
指國家政權中行使治安管理、犯罪偵查、社會秩序維護等法定職權的專門機關,涵蓋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等執法主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ISBN 978-7-100-12450-8
英文對應詞
标準譯法為"law enforcement agency",強調其執法屬性(如FBI即标注為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agency)。
來源:《牛津英漢漢英法律詞典》法律出版社,2019年,ISBN 978-7-5197-3426-5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警察機構的核心職能包括:
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作為國家暴力機器的組成部分,警察機構通過行使行政強制權與刑事司法權,實現社會控制與公民權利保障的平衡。其運作需遵循"依法行政"(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原則。
來源:中國政府網《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
在英美法系中,"police department"通常指地方性警務單位(如紐約市警察局 NYPD),而"law enforcement agency" 涵蓋更廣,包含聯邦調查局(FBI)、緝毒局(DEA)等具有特殊管轄權的執法實體。
來源:美國司法部官網術語庫(justice.gov/glossary)
參考來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權威資料,"警察機構"是指國家依法設立、具有武裝性質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執法機關,其核心職能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國家機器組成部分
警察機構是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秩序的重要工具,具有武裝性質,屬于國家行政機關。在我國,公安機關既是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行政機關),又因承擔刑事偵查職責而具有司法機關屬性。
國際範疇的廣義概念
廣義上包括公共安全機關(如我國公安機關、美國FBI)、國家安全機關(如我國國家安全局、美國CIA),以及獄政管理、邊境保衛等特殊職能機構(如監獄管理局、海岸警衛隊)。
治安行政管理
包括戶籍管理、出入境事務、危險物品監管、集會遊行審批等,通過行政執法維護社會秩序。
刑事偵查與犯罪打擊
負責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收集犯罪證據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具有刑事追訴權。
公共安全保障
涵蓋交通安全管理、消防監督、特定場所警衛(如政府機關、外交機構)、反恐維穩等職能。
層級體系
我國實行"中央-省-市-縣"四級公安機關架構,下設刑偵、治安、交管等專業警種;地方警察局(如美國LAPD)則按轄區劃分管轄範圍。
職能分工
包含領導機構(制定政策)、業務部門(如經偵、網安)、基層單位(派出所)及輔助機構(警校、研究所)。
起源于先秦時期的治安官吏體系,現代警察制度在19世紀形成,我國公安機關制度則在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完善,職能從單一治安管理向專業化、法治化轉變。
如需了解具體國家或地區的警察機構設置差異,可進一步查閱《人民警察法》或相關國際警務制度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