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酶英文解釋翻譯、精氨酸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rginase
【醫】 arginase
分詞翻譯:
精氨酸的英語翻譯:
【化】 amino guanidyl valeric acid; Arg; argenine; arginine
【醫】 aminoguanidiae valerianic acid; arginine
酶的英語翻譯:
enzyme
【化】 enzyme; zyme
【醫】 ascus ase; biocatalyst; enzyme; ferment; zymase; zyme; zymin; zymo-
專業解析
精氨酸酶 (Arginase)
漢英釋義:
精氨酸酶(英文:Arginase)是一種水解酶,屬于尿素循環(urea cycle)中的關鍵酶。它催化L-精氨酸(L-arginine)水解為L-鳥氨酸(L-ornithine)和尿素(urea),其反應式為:
$$
ce{ L-arginine + H2O -> L-ornithine + urea }
$$
該酶在肝髒中活性最高,負責将有毒的氨轉化為尿素排出體外,維持氮代謝平衡。
功能與生物學意義:
- 尿素循環核心作用
精氨酸酶是尿素循環的終末酶,通過分解精氨酸生成尿素,實現氨的解毒。這一過程對維持血氨水平至關重要,若功能異常可能導緻高氨血症(hyperammonemia)。
- 免疫調節與細胞信號
除代謝功能外,精氨酸酶通過消耗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底物),間接調控一氧化氮(NO)合成,影響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的活化和炎症反應。
- 亞型與組織分布
哺乳動物中存在兩種亞型:
- 精氨酸酶Ⅰ(ARG1):主要分布于肝髒細胞質,參與尿素合成。
- 精氨酸酶Ⅱ(ARG2):位于線粒體,在腎髒、腦等組織中表達,參與多胺合成等過程。
臨床關聯:
- 遺傳性疾病:精氨酸酶Ⅰ缺乏症(ARG1 deficiency)是一種罕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導緻進行性痙攣、智力障礙及高精氨酸血症。
- 病理機制:在腫瘤微環境中,精氨酸酶過度表達可抑制T細胞功能,促進免疫逃逸;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其活性失衡可能與内皮功能障礙相關。
權威參考文獻:
- UniProt 數據庫 - 精氨酸酶Ⅰ的分子結構與功能注釋(UniProt: P05089)
- BRENDA 酶數據庫 - 精氨酸酶的動力學參數與組織分布(BRENDA: EC 3.5.3.1)
- 《生物化學》(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 尿素循環的生化途徑詳解(第7版, Chapter 18)
- OMIM 遺傳病數據庫 - 精氨酸酶缺乏症的臨床特征與基因突變(OMIM: #207800)
網絡擴展解釋
精氨酸酶(Arginase)是一種催化L-精氨酸水解生成L-鳥氨酸和尿素的酶,在生物體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功能與催化反應
精氨酸酶的核心作用是參與尿素循環(鳥氨酸循環),其催化反應為:
$$
text{L-精氨酸} + text{H}_2text{O} xrightarrow{text{精氨酸酶}} text{L-鳥氨酸} + text{尿素}
$$
這一反應對清除體内代謝産生的氨(NH₃)至關重要,可防止氨中毒。
2.分布與組織特異性
- 主要存在組織:肝髒(含量最高)、腎髒、心髒、脾髒、骨骼肌及腦組織。
- 細胞内定位:肝細胞中主要分布于細胞核和微粒體。
3.生理意義與疾病關聯
- 代謝調節:通過尿素循環維持氮代謝平衡,同時生成的鳥氨酸是合成多胺、膠原蛋白等物質的前體。
- 病理作用:精氨酸酶活性異常與心血管疾病、腎功能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癌症進展相關。例如,過度活性可能通過消耗精氨酸抑制免疫細胞功能。
4.理化性質
- 分子特征:哺乳動物精氨酸酶通常由四個亞基構成,每個亞基結合錳離子(Mn²⁺),分子量約120,000-140,000。
- 穩定性:在pH 7.0和低溫(4℃)下穩定,但在pH <6或>9時易失活;幹粉或含甘氨酸/鳥氨酸的溶液可長期保存活性。
5.醫學應用與檢測
- 臨床檢測:血清精氨酸酶水平可作為肝病或肌肉損傷的潛在指标,但需避免溶血或白細胞污染(因紅細胞/白細胞中酶含量遠高于血清)。
- 參考值:比色法測定正常範圍為0~6.5 U/L。
精氨酸酶是維持氮代謝平衡的關鍵酶類,其功能涉及解毒、蛋白質合成及免疫調節。研究其活性變化可為肝病、免疫缺陷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