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dollar break-even point
amount of money; money; sum
【經】 amount; figure
break even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在漢英詞典中,“金額夠本點”對應的英文翻譯為“break-even point”,屬于財務管理和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根據《牛津英漢雙解商務詞典》,該術語指企業總收入與總成本相等時的臨界值,具體表現為:
$$
Breaktext{-}even Point = frac{Fixed Costs}{Unit Selling Price - Variable Cost per Unit}
$$
中國財政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将其細化為兩種形态:實物量夠本點(最低生産量)與貨币量夠本點(最低銷售額)。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通過成本習性分析框架強調,該指标用于評估項目可行性時需考慮邊際貢獻率,即每單位銷售額對固定成本的覆蓋能力。
在投資決策中,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 Institute)的實證研究表明,企業達到夠本點的時間周期與行業平均資本回報率呈負相關。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案例庫顯示,新能源企業普遍采用動态夠本點模型,将技術疊代帶來的成本遞減曲線納入測算。
“金額夠本點”是一個結合了“金額”和“夠本”兩個概念的複合詞,需拆解分析其含義:
1. 金額 指貨币的數量或數值,是經濟活動中衡量價值的基本單位。現代語境中特指資金數額,如交易金額、投資金額等,需通過精确記錄保障經濟活動規範性。
2. 夠本 意為“收支平衡”,即成本與收益相等,不盈利也不虧損。常見于商業場景,例如:
3. 金額夠本點 綜合兩者可推斷,該詞指達到收支平衡所需的臨界金額數值,即經濟學中的“盈虧平衡點”。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并非标準術語,實際使用中建議根據具體場景選擇更明确的表述,如“保本金額”“盈虧平衡點”等,以确保專業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