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進出口比價英文解釋翻譯、進出口比價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terms of trade

分詞翻譯:

進出口的英語翻譯:

entrance; imports and exports

比價的英語翻譯:

parity; price relations; rate of exchange
【經】 comparative price; comparison of bids; price ratio

專業解析

進出口比價(Terms of Trade, TOT) 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核心經濟指标,用于衡量一個國家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關系。其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定義與核心概念

    進出口比價指的是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個單位出口商品能夠換回多少單位進口商品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 text{進出口比價 (TOT)} = frac{text{出口價格指數}}{text{進口價格指數}} times 100 $$

    當該比值上升(大于100或較基期提高),稱為貿易條件改善,意味着該國能用較少出口換取較多進口;反之,比值下降則稱為貿易條件惡化,需更多出口換取等量進口。

  2. 經濟意義與影響

    • 國家福利指标:改善的貿易條件通常意味着實際國民收入增加,國際購買力增強。
    • 貿易收益分配:反映國際貿易中利益在國家間的分配變化,比值上升有利于出口國。
    • 政策參考:政府可據此評估外貿政策效果及産業結構調整方向。
  3. 影響因素

    主要受國際市場需求、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彙率變動、技術進步(影響出口商品附加值)及貿易政策(如關稅、補貼)等因素驅動。初級産品出口國易受價格波動導緻貿易條件大幅波動。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進出口比價指數(Terms of Trade Index),又稱貿易條件指數,是國際貿易中用于衡量一國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相對價格變化的核心指标。其定義、計算方式及經濟意義如下:

一、定義

進出口比價指數通過比較出口物價指數與進口物價指數的相對變化,反映一國在對外貿易中獲取貿易利益的能力變化。若指數上升,表明出口商品價格相對進口商品上漲,同等出口量可換取更多進口商品;反之則貿易條件惡化。

二、計算公式

$$ text{進出口比價指數} = frac{text{出口物價指數}}{text{進口物價指數}} times 100 $$ (公式來源:MBA智庫百科)

三、經濟意義

  1. 貿易利益分配

    • 指數>100:出口商品價格漲幅超過進口,貿易條件改善,有利于本國經濟。
    • 指數<100:進口商品價格漲幅更高,貿易條件惡化,需出口更多商品換取相同進口量。
  2. 實際應用示例
    若某國出口物價指數從基期100升至120,進口物價指數從100升至110,則: $$ text{比價指數} = frac{120}{110} times 100 approx 109.09 $$ 表明該國貿易條件改善,出口商品購買力提升約9.09%。

四、相關概念擴展

五、數據來源與局限性

數據通常來自國家統計局或世界銀行,但需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貿易條件數據,可參考世界銀行或相關貿易統計機構發布的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