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record access mechanism
record; mark; register; account; memorize; report; take notes
【計】 design development record; posting; REC; record
【醫】 protocol; reading; register; registration
【經】 entry; keeping of record; mark; record; record keeping; records
【計】 access mechanism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記錄存取機構"對應的英文翻譯為"Record Access Mechanism",指代計算機系統中用于管理和控制數據存儲、檢索操作的硬件或軟件組件。該術語常見于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和文件系統領域,主要包含三方面核心功能:
數據定位與索引
通過B+樹、哈希表等數據結構實現快速地址映射(《英漢計算機技術大詞典》第3版),例如Oracle數據庫采用平衡樹索引技術将邏輯記錄地址轉換為物理存儲位置。
存儲介質適配
協調磁盤、固态硬盤、磁帶等不同存儲介質的讀寫協議(IEEE 1003.1 POSIX标準),包含緩存管理、預讀取算法等優化策略,如Linux ext4文件系統通過日志結構減少磁頭尋道時間。
并發控制與事務管理
運用兩階段鎖協議(2PL)或時間戳排序法(《數據庫系統概念》第7版)保障多用戶操作時的數據一緻性,典型應用包括SQL Server的事務日志回滾機制。
該術語在ISO/IEC 2382-17信息技術詞彙标準中被歸類為"數據管理基礎架構組件",其實現方式直接影響系統吞吐量和響應延遲。牛津科技詞典特别指出,現代分布式系統已發展出基于Raft共識算法的跨節點存取協調機制。
“記錄存取機構”是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通過以下分解釋義:
記錄(Record)
指計算機中按特定格式存儲的數據單元,通常包含多個字段(如數據庫中的一行數據)。例如,提到記錄的英文對應為“record”,并強調其與數據存儲的關聯性。
存取(Access)
包含“存”(寫入數據到存儲器)和“取”(從存儲器讀取數據)兩個動作。和均指出,存取是計算機數據操作的核心過程。
機構(Mechanism)
此處指實現存取功能的系統或機械結構。根據的高權威性解釋,“存取機構”對應英文“access mechanism”,即控制數據讀寫操作的底層邏輯或物理組件。
“記錄存取機構”指計算機系統中用于管理和操作記錄(結構化數據單元)的機制,涵蓋數據存儲、檢索的軟硬件實現。例如:
該術語常見于數據庫管理、存儲設備設計等領域,例如銀行系統中客戶交易記錄的快速讀寫,或自動櫃員機的介質處理設備設計。
根據和,其标準英文翻譯為“record access mechanism”。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