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ndensing temperature; liquefaction temperature
在漢英詞典及工程領域,"冷凝溫度"(Condensing Temperature)指制冷劑在冷凝器中由氣态轉變為液态時的飽和溫度。該溫度與冷凝壓力一一對應,是制冷系統設計與運行的關鍵參數。以下為詳細解釋:
物理過程
當高溫氣态制冷劑在冷凝器中釋放熱量至冷卻介質(空氣/水)時,其溫度降至該壓力下的飽和點,發生相變凝結為液體。此時的溫度即冷凝溫度(單位:℃或℉)。
中英對照
壓力依賴性
冷凝溫度由冷凝壓力直接決定,遵循制冷劑的熱力性質表。例如:
($T{cond}$為冷凝溫度,$P{cond}$為冷凝壓力)
系統影響
設計标準
商用制冷系統冷凝溫度通常設定在35℃–45℃(風冷)或30℃–40℃(水冷),依據環境溫度與設備類型調整(來源:制冷學報,2020。
故障診斷
異常升高可能因:
國家标準
GB/T 18517-2012《制冷術語》定義冷凝溫度為:"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凝時的飽和溫度"(中國标準出版社)。
學術文獻
Wang, C. et al. (2023). 制冷系統冷凝溫度優化策略研究 [J]. 工程熱物理學報, 44(5): 1320-1328. DOI:10.3321/j.issn:0253-231X.2023.05.023
行業指南
ASHRAE Guideline 36-2021 "High-Performance Sequences of Operation for HVAC Systems" (Chapter 4.3 Condenser Control)
冷凝溫度是制冷系統中描述物質相變過程的重要參數,其核心定義和應用如下:
1. 基本定義 冷凝溫度是指在特定壓力下,氣态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凝結為液态時的飽和溫度。對于純物質(如單一制冷劑),該溫度是一個固定點;而對于混合物(如部分環保制冷劑),則表現為一個溫度範圍。
2. 關鍵影響因素
3. 對制冷系統的影響 當冷凝溫度升高時:
4. 實際應用意義 在工程調試中,需通過冷凝壓力表讀數反推冷凝溫度,并綜合經濟性選擇最佳參數。例如,工業制冷系統通常将冷凝溫度控制在比環境高10-15℃的範圍内以平衡能效與成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