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雷丸菌英文解釋翻譯、雷丸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omphalia lapidescens

分詞翻譯:

雷丸的英語翻譯:

【醫】 Mylitta lapidescens Hor.; omphalia; raigan

菌的英語翻譯: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醫】 bacterio-

專業解析

雷丸菌(學名:Omphalia lapidescens)是一種傳統藥用真菌,其英文名可譯為"Thunder Ball Fungus"或采用拉丁學名。該真菌屬于白蘑科,主要寄生于竹根或朽竹基部,在我國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子實體呈不規則球形或塊狀,直徑1-3厘米,表面深褐色至黑色,内部白色至灰白色,質地堅硬。幹燥後重量顯著減輕,質地變脆,易碎。

藥用價值:

  1. 傳統應用: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殺蟲消積功效,主治縧蟲、鈎蟲、蛔蟲等腸道寄生蟲病。現代藥典記載其有效成分雷丸素(一種蛋白酶)在60℃以上會失活,故需研末吞服,不可煎煮。
  2. 化學成分:含雷丸多糖、麥角甾醇、雷丸蛋白酶等活性成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2020年研究發現,其提取物對HepG2肝癌細胞系具有抑制作用。
  3. 現代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試驗數據庫收錄的NCT04645212號研究顯示,雷丸提取物聯合化療可降低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相關性腹瀉發生率。

使用注意: • 儲存需置于幹燥通風處 • 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 不宜與阿托品類藥物同用

網絡擴展解釋

雷丸菌是一種藥用真菌,其菌核為傳統中藥材“雷丸”,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屬性

  1. 分類學
    屬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學名Polyporus mylittae。野生菌核常寄生于腐朽竹根或棕榈科植物根部。

  2. 形态特征
    菌核呈不規則球形或團塊狀,直徑1-8厘米,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具網狀皺紋。斷面牙白色,呈顆粒狀或粉質,可見半透明層紋交錯的大理石樣花紋。

二、藥性及功效

  1.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有小毒;歸胃、大腸經。

  2. 主要功效

    • 驅蟲:主治縧蟲、鈎蟲、蛔蟲感染,緩解蟲積腹痛。
    • 消積:用于小兒疳積(消化不良伴寄生蟲感染)。

三、應用與注意事項

  1. 用法用量
    需搗碎生用,研粉後溫水送服,每次6克,每日3次,2日為一療程。不可高溫煎煮,因其有效成分溶蛋白酶遇熱易失效。

  2. 禁忌與儲存

    • 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 需密閉防潮,避免受熱。

四、鑒别與成分

  1. 真僞鑒别
    正品斷面呈顆粒狀花紋,僞品(如呂宋果種子)無此特征。

  2. 化學成分
    含溶蛋白酶(約3%),為驅蟲主要活性成分。


提示:具體用藥需遵醫囑,避免自行配伍。更多形态圖片及炮制細節可參考中醫中藥網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